2月1日,春运进行至第19天,广铁集团运送旅客的量度备受瞩目。集团旅客发送的具体数据,值得特别关注。
广铁集团当天预计运送旅客数达到200.8万。这一数字比2024年同一天增加了13万,增幅为6.9%。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节后首次单日旅客发送量突破200万。这一情况反映出节后出行需求的激增。无论是因工作回归,还是其他缘由,如此庞大的人口流动揭示了当前社会的流动性特点。
这些数据可能反映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间交流的活跃等多重因素。
运力铺排
广铁集团对高峰期客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据此,他们制定了高峰期的列车运行计划,计划增开3280趟列车。在这其中,新增列车达到257趟,其中动车组列车185趟,占新增列车总数的绝大多数。这些新增列车主要服务于岳阳、长沙、湛江、潮州、汕头、梅州等城市至广州、深圳等城市的特定路线。这种精准的运力配置,有效满足了旅客的出行需求,丰富了旅客的出行选择。
多年对春运旅客流量变化趋势的细致分析及归纳,为运力分配提供了合理依据,这也反映了铁路运营水平的稳步提升。
高铁跨境客流
自实施“一签多行”、“灵活行”以及“一地两检”等政策后,高铁跨境客流量不断攀升。春节期间前四天(28日至31日),广深港高铁运送旅客累计达53万人次。特别是大年初三,单日旅客发送量高达21.3万人次,增长态势明显。这些政策显著简化了旅客跨境手续,促进了人员流动。
跨国人员流动对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具有关键作用。此类活动,比如国际旅游和商业出差,预计将变得更加普遍且便捷。
站段服务升级
广铁集团不断改进服务方案,着力增强乘客的旅行感受。广九客运段在列车上发放爱心服务包,同时与沿途站点保持密切联系,保障重点乘客旅途的便利与安全。这种将列车上与站内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服务模式,有效满足了特殊乘客的出行需求。
铁路部门对重点旅客提供特别照料,体现了其以人为核心的服务宗旨,此举亦提升了企业的公众形象。
地面交通协同服务
在返程客流高峰期,各地车站与地面交通机构协作,共同提高服务品质。长沙站对长株潭城际铁路与长沙地铁的换乘流程进行了改进,实现了两种交通方式的票务对接。旅客无需在铁路12306和长沙地铁App间频繁切换,任选其一即可便捷地使用两种交通工具。此外,各车站根据列车运行和客流状况,主动作出调整,延长了公交、地铁和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服务时间。
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旅客出行全流程的便捷性与流畅性,同时保障了旅客出站后“最后一公里”的通行安全和顺畅。
车站内部服务优化
车站内部设施与服务质量均有提升。邵阳、邵东等13个客运站新增了免费的充电设备和便利服务设施;洞口站更换了候车座椅,增加了USB充电端口,同时提升了卫生间的清洁度和卫生纸的供应量。广州南站强化了关键区域的人力和志愿者引导,对特殊旅客给予关注与帮助。深圳福田站改进了闸机软件,提高了港澳通行证的识别准确性,并成立了爱心服务团队,为重要旅客提供专属服务。
铁路部门专注于满足旅客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出行体验,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其坚定的改进意愿。
在此,我们向公众提出问题:在春运高峰时段,您是否体验过与众不同的服务?欢迎您留下宝贵意见、给予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