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临近,广西-东盟经开区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力图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在这些活动中,群众欢聚一堂,共同制作粽子,挥洒笔墨书写春联,街头巷尾的灯笼点缀其间,到处弥漫着新春的欢乐。这些画面激发了人们的温馨回忆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包粽子美食传统
广西-东盟经开区内,包粽子成为新春佳节的传统习俗。23日清晨,宁武农场上平二队的越南归侨黄均人家中,欢声笑语不断。家庭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制作粽子,场面温馨,仿佛新春佳节的一幅生动画面。黄均人家每年制作粽子超过六十斤,种类繁多,包括长粽、三角粽等各式口味。春节期间,他们将粽子煮熟后,分发给兄弟姐妹,这不仅是对美食的共享,更是亲情的传递。
黄均人等众多家庭在本地普遍选择包粽子来庆祝新春,这一习俗较为普遍。众多家庭将制作粽子看作是迎接新年的关键准备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成员们聚在一起,分享日常琐事,营造出温馨愉快的氛围。这一场景凸显了传统美食在家庭团结中的关键作用。
春卷传承年夜饭文化
春节期间,春卷作为承载深厚文化意义的食品,在越南归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受广泛喜爱。黄亚广在父母的指导下掌握了春卷的制作技艺。她细心挑选胡萝卜、粉丝、木耳和碎肉等食材,将这些材料混合,用薄面皮卷裹,最终炸至金黄色。春卷不仅预示着新年的到来,还因其吉祥的寓意,在年夜饭桌上备受期待,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满怀期待。这种美食文化在家庭中代代相传,成为春节文化传承的一个鲜明体现。
迎春写春联送祝福
1月22日至23日,广西-东盟经开区总工会在中心区大转盘爱心驿站举办了迎春活动,包括写春联和送祝福。众多书法爱好者云集于此,他们挥毫泼墨,春联书写流畅,洋溢着新春的祝福。现场墨香弥漫,气氛热烈。市民刘先生挑选了心仪的春联,与书法爱好者合作完成,心情愉悦。他表达了对新年的健康快乐祝愿,这反映了众多市民的共同心声。此次活动丰富了春节的文化气息,进一步挖掘了传统年俗文化的内涵。
灯笼装点街道氛围
广西东盟经开区正努力打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春节将至,区域内建设路、侨凤路等主要道路上挂满了装饰华丽的灯笼,红灯笼高悬,为节日注入了欢乐的气氛。经过灯笼等装饰,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开发区不仅布置了灯笼,还通过户外LED屏幕、宣传栏、墙体、橱窗等载体,播放和张贴了春节标语。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开发区经济的稳步增长、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民众生活的幸福状态。
市民忙采购迎新年
春节将至,民众活动频繁。街道两旁,年货购买者络绎不绝。各式各样的特色食品和节日装饰品丰富多样。所购商品不仅满足了生活所需,更承载了对新年的期盼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选购过程中,人们交流着过年打算,共享快乐,共同营造出春节前的热烈氛围。
多元素融合迎春
广西-东盟经开区融入了众多迎春元素,美食文化得到传承,同时举办了众多文化活动,使得街道节日气氛浓厚。这些元素共同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迎春画面,使人们深刻体验到了春节的魅力和节日文化的独特价值,激起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向往。随着春节的临近,您是否感受到了春节文化的传承内涵,体会到了节日氛围的浓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并对本文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