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发布
2025年1月26日10时57分,邢台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警指出,受冷空气影响,27日至28日早晨,全市各县(市、区)最低气温将显著降低,降幅超过8℃。信都、襄都等区域降幅更大,可达10至12℃,28日早晨最低气温预计降至-14至-8℃。
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警至关重要,确保了市民及相关部门能预先掌握恶劣天气的最新动态。信息通过不同途径迅速传播,目的是提醒公众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寒潮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具体影响区域
邢台市所有县(市、区)均受到此次寒潮的影响,不过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信都、襄都、沙河、内丘、临城、柏乡、隆尧、新河、威县等地降温明显,预计降温幅度可达10至12摄氏度。而其他地区的降温幅度也超过8摄氏度。
这些区域居民的生活质量、农业活动以及户外设施均将遭受极大挑战。具体来看,农业领域,显著的气温下降可能引发农作物冻害,进而影响次年产量;同时,露天饲养的禽畜也可能因低温而生病,甚至导致死亡。
防御指南
此次寒潮预警发布后,相关部门发布了应对措施。首先,相关部门应按照职责进行防寒潮的准备工作,这涉及到对供暖、供水、供电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检查与维护。其次,农业、林业和养殖业应采取防冻措施,比如为农作物覆盖保温材料,并对养殖的禽畜实施保暖防护。
相关部门应依据实际情况调整供暖措施,确保民众温暖度冬;使用燃煤取暖的居民需格外警惕一氧化碳中毒风险。此外,普通市民应适时增添衣物,以预防感冒及其他健康问题。
农业培训应对
面对此次寒潮对农业带来的挑战,市农业农村局于1月23日便启动了应对措施,与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邢台试验站携手举办了小麦冬春管理技术的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组成员、中国农业大学王志敏教授亲临现场进行授课。
王教授对暖冬现象、气象干旱以及近期大范围寒潮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苏增朝则阐述了小麦越冬期间病虫害的总体发展态势,并介绍了春季“一喷综防”的技术方法,为小麦的田间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蔬菜生产指导
邢台市农业农村局对蔬菜生产的稳定和安全给予了高度重视。为此,该局发布了《邢台市蔬菜应对寒潮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为农户提供了多方面的应对策略。农户需提前对生产设施进行维护和加固,以避免因积雪和大风导致的损坏;加强水肥管理,提升蔬菜的耐寒性;同时,及时清除积雪和排水,以减少雪灾和水涝对蔬菜造成的损害。
实施科学病害防控,有助于降低低温条件下的病害发生率;在适宜时间揭开覆盖物,有助于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及时进行抢收和播种,确保蔬菜供应稳定。这些策略指导农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御措施,以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持续保障行动
齐福众,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强调将密切跟踪天气动态。同时,他提出将增强与应急管理和气象等相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如此举措旨在确保获取最新天气资讯,以便为农业应对寒潮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同时,迅速派遣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前线,加强指导与支持。通过现场辅导,农户得以准确执行各项防御策略,从而为全市农业生产安全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阅读完这则报道,您认为在应对寒潮问题上,本地还有哪些方面需要优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