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烟台市的《非遗助力结核病防治IP设计科普传播案例》荣获了2024年中国健康传播领域的优秀案例荣誉。此案例成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入选案例亮点
烟台市某案例成功被纳入中华预防医学会与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联合举办的评选之中。该宣传形象由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独立设计,富有创新性。形象“乐小卫”源自国家级非遗项目海阳大秧歌的“乐大夫”,寓意着抵御疾病与邪恶,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并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结核病防控科普手段巧妙融入非遗元素,展现出创新特点。这种方式借助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结防知识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同时为全国健康科普工作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
探索新科普方式
烟台市疾控中心不断探索健康科普的创新途径。该机构运用结核病的“三筛两管一关怀”策略,以社区为背景创作故事剧本。社区是民众日常生活的核心区域,以此为背景有助于拉近与民众的距离。
该机构推出了“乐小卫讲述结核”科普系列,包括海报、动画等衍生产品。海报设计巧妙,动画内容生动有趣,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卫生领域的跨领域融合。通过这些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有助于更广泛地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
加强形象落地应用
烟台市正努力推广“乐小卫”形象。为此,该市全面推广其实际运用。在全市14个无结核社区,张贴了醒目海报。居民们可直观看到这些海报,进而了解结防知识。
乐小卫动漫的推广活动于全市众多医院、养老场所和教育单位等地进行,利用大屏幕不间断播放。这些场所人流量密集,有助于扩大宣传覆盖面。此外,社区网格员主动在新媒体上分享宣传信息,有效提升了宣传的影响力。
举办科普作品大赛
烟台卫生健康部门与多家单位协作,共同举办了以“乐小卫”为主题的科普作品设计比赛。该活动吸引了众多来自各行各业的热心人士参与。
参赛作品种类繁多,内容充实,呈现多种风格,极具吸引力。本次赛事激发了公众对健康科普的浓厚兴趣,并且有力地提升了“乐小卫”这一结防形象的影响力。众多佳作的出现,为接下来的结防宣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实物作品展示
众多参赛作品中,“消除结核,畅快呼吸”实物一等奖作品备受瞩目。该作品采用了掐丝珐琅画工艺,工艺精湛,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该展示融合了传统工艺与结核病防治主题,凸显了传统文化的独到魅力。同时,它也成功推广了根除结核病的理念。实物作品使观众更直观地认识到防治结核病的紧迫性,进而产生了显著的宣传教育作用。
未来展望与影响
烟台市荣获优秀健康传播案例的称号,此举对该市结核病防治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面向未来,烟台市计划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健康”的融合传播模式,并着力拓展科普教育的多元化途径。
该成功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这将促进各地结核病防控知识的广泛传播,从而有效保障更广泛民众的健康。
您如何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科普知识结合的潜力,以及它们在哪些疾病预防与治疗宣传活动中可能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