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淮安市陈志(化名)通过澎湃新闻的互动平台反映,其手机号码被误标为南京肯德基有限公司的联系电话,并在“水滴信用”平台公开。自去年以来,他频繁接到骚扰电话和短信,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此事件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离职多年被骚扰
2015年3月,陈志离开了南京肯德基有限公司。但到了2023年12月,他开始频繁接到骚扰电话和短信。他曾担任肯德基餐厅副经理,如今却因手机号码被错误关联而深受困扰。尽管他与公司已无任何联系,但这一错误的关联却让他的生活陷入混乱。
陈志困惑于手机号码为何与公司产生关联,尽管他已离职多时。从其职位和离职时长来看,理应不再与公司保持此类联系,但他的手机号码却意外地出现在了企业关联电话名单中。
骚扰内容繁杂
骚扰电话与短信内容多样繁复。涉及网贷信息要求陈志转达给公司员工,包含法院执行通知,以及涉及拖欠工资的条目。甚至有人对他进行辱骂。骚扰短信如潮水般涌来,骚扰电话亦不断响起。
该状况已持续超过一年,且发生频率颇高。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陈志时常遭遇令人烦恼的骚扰电话或短信,这严重打乱了其日常生活秩序。
求助无门
陈志因骚扰问题寻求多方帮助。他频繁与南京肯德基公司取得联系。他尝试通过114、企查查等网络服务拨打相关电话,但多次尝试后均遭遇无人应答。此外,他还试图联系曾在涟水县肯德基门店工作的同事,但对方拒绝协助联系上级企业。
陈志在寻求援助的过程中屡遭挫折,遭受骚扰的痛苦让他感到愈发孤立无援,而各方均未伸出援手,未对他遭遇的非自身过错问题提供帮助。
信息依旧存在
1月21日,澎湃新闻的记者进行了调查。他们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了陈志的手机号码,发现该号码仍在“水滴信用”平台上显示。此外,记者在访问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如爱企查时,同样在“更多号码”这一栏中发现了陈志的手机号码。
即便陈志遭遇了此类困扰,问题依旧悬而未决。错误信息仍在公开渠道广泛流传。这暗示着骚扰行为可能持续存在。
水滴信用回应
澎湃新闻的记者与“水滴信用”的关联企业——上海凭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联系。该公司工作人员说明了如何删除个人误传的信息。用户需在“水滴信用”首页下方点击“关于我们”,然后选择“公开信息维护(反馈纠错)”,在“处理联系方式”部分,通过输入要删除的联系电话或电子邮箱来获取验证码,进而完成删除操作。
目前,水滴信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然而,对于普通民众陈志而言,他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遭遇了此类麻烦。这种解决方案是否真的便捷且有效,仍有待商榷。
谁来保护公民信息安全
陈志的个人信息在事件中遭受了误连,这对他日常生活造成了显著影响。当前网络环境下,公民的个人数据安全亟需得到关注。针对企业如何准确关联信息,以及如何避免类似错误重演,这些问题亟待得到有效解决。
该事件揭示了公民在个人信息被错误或过度使用时所遭遇的无力感。究竟应由企业自身、类似水滴信用这样的平台,还是其他相关主体来切实保障公民的信息安全,这一问题亟待明确。
是否曾遭遇个人资料被不当使用的情形?欢迎各位踊跃留言交流,同时请点赞和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