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0时18分,长沙市120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及司机迅速响应调度指令,即刻出动。一场紧张的救援行动随即展开。临近春节,此类紧急救援在急救中心只是日常繁忙工作的一部分,其背后蕴藏着众多值得关注的感人故事。
92岁老人急救
1月17日凌晨,92岁的杨奶奶遭遇头部摔伤,陷入意识不清状态。程文立、段炼与黄顶峰迅速组成救援小组。在短短6分32秒内,他们抵达了患者家中。急救行动迅速而有序,为杨奶奶戴上止血装置,密切监测其生命迹象,并谨慎地将她抬上担架。段炼在救治过程中持续给予杨奶奶安慰。至0时53分,上级医院接手了杨奶奶的救治工作,急救任务随之进入尾声。
急救速度彰显了急救队伍的运作效率。从调度接收至抵达患者现场,短短时段内,各环节紧密衔接,凸显了团队处理紧急状况的技能。
忙碌的当值期间
1月16日至17日,程文立班组值班期间,共执行了六项任务。任务间,他们只能在急救站点特勤值班室稍作休息。即便是在休息时间,他们也保持着高度警惕,穿着羽绒服内胆,穿着便于快速行动的鞋子,随时准备出发。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模式,正是他们日常工作状态的缩影。
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该班组仍能维持快速高效的工作状态,这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职业精神和专业水平。每一起急救行动都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他们随时待命的态度源自对生命至高无上的尊重。
习惯高强度工作
程文立担任急救医生已有八年,段炼则从ICU岗位调至急救一线。两人对高强度的工作环境早已适应。提及上一次与家人共度除夕,他们均表示记忆模糊。他们认为,帮助患者家庭度过一个安宁的春节更具价值。他们坚守岗位,忽视了个人的节日,心中只挂念患者的安危。
他们舍弃了与家人共度的宝贵时光,以确保更多家庭得以欢聚一堂。在此繁忙的年末,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显得尤为宝贵且崇高。
特殊的新春祝福
程文立班组将在小年期间轮值。在值班结束之际,他们向市民致以“新年平安”的美好祝愿。与常见的“新年快乐”不同,这份祝福承载着急救人员对市民平安健康的真挚愿望。这份微小的祝愿背后,反映了他们平日里救死扶伤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情感。
这些祝福者与众不同,尽管身处艰难的工作岗位,他们仍对病患充满关怀,期盼所有人都能远离风险,度过一个安宁的春节。
调度大厅全员待命
1月17日,长沙市120急救中心调度大厅内,12名调度员全员待命。当天市民的急救求助电话数量上升,接近日均3000通。救护车出勤次数达到约500次,显著高于平日水平。调度员们在接到求助后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他们的工作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且对任何失误都零容忍。每个决策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生死存亡,看似普通的职位实际上散发出非凡的光辉。
全力保障急救资源
刘科宇,长沙市120急救中心主任,透露春节将至,他正全面协调全市急救资源。他强调,保障120电话线路的畅通无阻和救护车的快速出动至关重要。每个生命都承载着家庭的期望,每一次成功的急救行动,都能助力更多家庭实现团圆。尽管任务繁重,过程艰辛,但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他们的努力犹如坚不可摧的盾牌,保卫着市民的生命与健康,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增添了一份安宁与团圆。这些急救人员的奉献是否触动了你?你周围是否也有坚守岗位的他们?期待你的点赞与分享,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