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钢铁行业的盈利状况显著下降。众多企业面临生产经营的巨大挑战。这些困难背后,涉及诸多影响因素和行业内的深刻变革。当前,行业前景不明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024年,钢铁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粗钢总产量为10.05亿吨,较上年同期下降1.7%。但钢铁消费量降幅显著超过产量降幅。市场表现为供大于求。以建筑行业为例,对钢材的需求减少,用钢比例降至50%。尽管许多建筑工程减少了对钢铁的使用,但钢铁产量依旧维持在高水平。这种供需不匹配是钢铁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且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这一状况是导致众多钢厂经济效益下滑的内在原因,使得钢厂面临库存积压等风险。
持续的供需失衡使得钢材的消耗途径持续减少。建筑行业等传统用钢大户的需求下降,这一态势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在需求疲软的背景下,钢厂仍保持一定的生产量,导致市场钢铁供应过剩,难以通过正常需求进行消化,进而导致钢材价格进一步下跌。
2024年,钢材价格持续走低。市场钢铁供应过剩,导致价格持续下跌。多家上市公司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价格低迷造成了严重后果,多数企业业绩大幅下滑。以重庆钢铁为例,预计2024年净利润约为负32.53亿元,亏损加剧的主要原因是钢材售价过低,难以实现盈利。
钢价走低导致钢铁企业在销售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企业试图提升售价以提升盈利,却遭遇重重困难。在钢铁市场整体状况不佳的背景下,即便企业减少产量,价格回升也难以迅速实现。众多企业被迫在低价竞争中挣扎,面临巨大的亏损风险。
原料成本居高不下
2024年,钢铁行业遭遇原料成本持续攀升的困境。尽管钢材售价难以提升,原材料价格却持续高位。这一状况进一步压缩了钢企的盈利空间。在投入成本难以降低且钢材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的盈利空间遭受严重挤压。
山东钢铁虽实施了多项内部协作提升效率的措施,然而,原料成本高昂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这导致企业持续承受经营压力。在原燃料价格波动频繁、上涨不易下跌的市场环境中,钢铁企业在成本管控上显得力不从心,这一挑战是整个行业必须共同应对的严峻考验。
行业结构调整
2024年,钢铁行业的产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制造业用钢的比重自2020年的42%上升至2024年的50%。这一变化反映出行业正积极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这种结构性的调整也体现了钢铁行业在逆境中寻求发展新机遇的努力。
这种调整虽不能彻底扭转行业困境。尽管制造业对钢材的需求有所增加,但其增速不足以抵消建筑业需求下降和整体需求减少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企业必须投入更多资金以实现产业转型,这对处于亏损边缘的企业而言,挑战极大。
企业不同表现
行业整体面临挑战,部分企业表现较为突出。比如,方大特钢和抚顺特钢预计2024年仍能保持盈利状态,尽管盈利水平有所下降。宝钢股份通过内部协同作用显著提升效率,吨钢成本下降超过80元,出口结算量同比增长超过110万吨。然而,多数企业如重庆钢铁和八一钢铁亏损状况加剧。
企业表现的不同一方面源于其内部经营战略,另一方面还受到企业所在地区及市场份额等因素的影响。然而,整体而言,行业所面临的不利外部环境对众多企业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
全行业艰难处境
2024年,钢铁行业遭遇极大挑战。据行业运行数据,当年市场供应过剩,需求不足,形势严峻。重点企业营业收入达6.0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4%。多数企业遭遇产量、需求、价格、效益下滑,同时成本持续高企。
全国钢铁产业正进入新一轮的长期调整阶段,在此期间,新疆等地的钢铁行业呈现出“三高三低”的特点。同时,需求减弱、价格持续走低等复杂情况交织,使得企业生存发展遭遇诸多困难。
关于2024年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您有何见解?您认为钢铁公司应如何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