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康人家小区的一起引人关注的案件浮出水面。去年12月30日深夜,该小区沿街一家店铺的水表不幸被破坏。此事件背后,是店铺与物业管理方在物业费用问题上的分歧。
事件开端
去年12月30日夜间,某店铺老板发现水表不慎丢失。最初,她怀疑是物业例行检查所致。但几天后,她了解到真正原因是未缴纳2024年的物业费用。老板透露,她的店铺已运营三年,其中已支付两年物业费。然而,在这期间,她并未见到物业提供清洁服务,房屋损坏和外墙脱落等问题也无人处理。基于此,老板以物业未提供服务为由拒绝缴纳物业费,并坚称自己并未拖欠水费,对物业拆除水表的行为表示不满。
水表被拆除,导致商铺连续数日无法正常用水。这一情况对商铺的正常运营和员工日常生活产生了显著影响。每日不得不向周边商铺临时借用水源。这一状况使商铺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物业说法
自今年8月起,该店铺已连续近半年未支付物业管理费。物业负责提供包括供水在内的多项服务,而店铺的水表已被移除,此举旨在敦促其缴纳费用。物业负责人强调,其服务包括供水、清洁及维修等,日常清洁由清洁工负责。对于店铺外墙脱落问题,物业方面表示,因店铺未缴纳维修基金,故暂无法进行修复。
水务公司情况
记者为核实物业所述商铺的用水情况,联系了徐州首创水务有限公司。经确认,工作人员说明,该商铺的水表系由开发商或物业管理方自行安装,其水源直接来自小区的主管网分支。据此,首创水务对这一水表不具备管理职责。
律师解读
律师对事件发表了看法。在法律角度审视,《民法典》明确指出,物业管理员不得利用断水等强制措施来催缴物业费。鉴于此,物业公司采取拆除住户水表以追讨费用的行为被认为是不恰当的。
律师建议,若业主遇到相仿困境,应向物业管理公司提起法律诉讼,以消除障碍或恢复供水。在此诉讼过程中,业主必须提供与物业管理公司沟通的记录、停水期间的照片或视频等证据材料。
物业费与物业服务
在此事件中,物业费用与服务质量的关系问题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一些商铺业主因认为服务不到位而拒绝缴纳物业费,然而,法律专家明确指出,业主不能仅因服务上的小疏忽或管理上的不足而完全拒绝支付费用。相反,业主可以针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减免费用的请求。因此,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业主需权衡自身权益与责任,以免无理拒绝缴纳物业费。
事件影响和启示
商铺因停水每日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这不仅影响了日常运营,也给员工生活造成了诸多困扰。周边商家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小区商业环境受到严重打击。物业采取非法手段拆除水表催缴,损害了其自身形象。这一事件警示我们,业主和物业均应在法律框架内行事,并相互尊重彼此的合法权益。
该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促使人们深思:在业主与物业管理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何有效避免类似的不理智处理手段?我们热切期待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讨论,并给予支持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