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订旅行本应带来愉悦,但消费者却面临退费困境,情绪难免低落。温州唐女士与旅行社的订金纠纷尤为引人关注。原本愉快的旅行计划因突发情况和退款规定引发争执。1月12日,泰国警方就旅游形象受损发表声明,此事亦与之相关。

唐女士的泰国游预订

1月23日,唐女士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前往泰国的旅程。她通过温州旅行社精心安排的行程,与九位同伴一同出行,每人支付了6000余元费用。在旅行前,她已预付了38000元的订金。按常理推断,这应当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体验。

唐女士参与了一支规模可观的团队旅行,由三个家庭组成,共计十位成员。预付款金额颇高,合同的签署标志着消费协议的正式确立。所有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泰国之行都充满了期待。

突发状况欲取消行程

1月10日,唐女士遭遇变故,决定取消行程并申请退款。这一决定源于突发情况,属无奈之举。在计划旅行时,无人能预见到会突然失去出行能力。

旅行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唐女士所遭遇的并非孤例。生活中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或变故,都有可能干扰旅行计划。然而,她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退款难题。

旅行社的退费反馈

旅行社表示,收取林先生的70%订金并非扣留,实为支付机票、酒店等费用。该费用已占订金总额的70%。由此可见,大部分费用已实际发生。林先生于1月23日出发,却在10日提出取消行程,此时许多服务可能已实施。

林先生提及的内容关联到实际费用,头20天内的机票和酒店预订很可能已经锁定,航空公司和酒店方面通常不予退款。他基于旅行社运营的实际成本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阐述。

争议中的焦点剖析

消费者主张,若未出行则不应收取高额费用,旅行社方面则已完成了预订和款项支付。这一争议点成为双方争执的核心,一方关注的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则关注商家的运营成本。

从消费合同的角度分析,预先支付费用后出行存在一定的风险。唐女士的团队规模相对较大,旅行社认为收取3万8的订金用于支付前期费用是合理的。

旅游中的安全提醒

旅行社发布出行警示,提醒游客出行期间保持与家人的沟通,并对陌生人的搭讪保持警惕。近期,泰国安全状况不佳,游客需格外关注自身及财物安全。

1月12日,泰国国家警察总署发布文件,强调了对打击犯罪和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视。前往泰国的游客在享受旅行乐趣的同时,也可能对安全问题持有更多顾虑。

10人旅行团取消行程,38000元订金竟被扣70%!旅行社:钱已花出去了  第1张

双方协商后的情况

调解后,唐女士表示愿意考虑,将和家人讨论出行事宜。此举体现了双方关系的缓和,为双方提供了更多交流的空间。

该事件结果尚未明朗,唐女士一家在内部讨论后,决定可能有所调整。若双方能够进行有效沟通,无论对消费者还是旅行社而言,都将带来积极影响。

唐女士与旅行社就订金退还问题引发的争议,您有何见解?敬请留言、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