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4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启幕。会上,代省长刘捷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必须严格杜绝违规跨区域执法及利益驱动执法行为。此举旨在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具有重大意义,亦引起了广泛关注。
政策保障民营经济
浙江省将致力于推进11项关键工作,其中推动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占据核心位置。本年度,浙江省将严格执行《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两个健康”的改革与发展,确保民营经济政策得到精准执行。比如,实施民营经济32条政策,这些措施旨在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多重挑战,助力企业在浙江实现稳健增长。此举亦反映出浙江省对民营企业的深切关注,政策扶持已成为其发展的坚强保障。
规范涉企执法行动
规范企业执法行动的开展极为关键。异地违规执法和利益驱动执法给民营企业带来显著困扰,此次行动旨在为民营企业打造一个公平正义的营商环境。以往可能出现的执法不当影响企业运营的问题,此次专项行动着重从源头上予以杜绝,展现了浙江省对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和责任担当。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强化企业信用架构构建对于保障市场秩序至关重要。浙江省计划通过打造健全的信用体系,推动民营企业行为更加规范化。在此过程中,运用信用评估等工具对企事业进行约束,既能使守信企业获得更多发展机遇,亦能对违规企业实施警示。信用体系涵盖广泛内容,如企业信用数据的搜集与整理,这对于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整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构建和谐亲清的政商关系对于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浙江省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实现这一目标,包括推动年轻民营企业家的高素质发展,优化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协作机制,确保企业相关问题的有效闭环处理。这些措施有助于消除政企间的潜在分歧,便于政府准确把握企业需求并迅速提供支持,同时促使企业更好地响应政府的相关政策和监管指令。
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浙江省致力于解决企业拖欠款项问题,以此作为维护民营企业权益的关键举措。全力推进拖欠款项的解决,严格执行地方责任,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在带头清理欠款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例如,通过建立完善的拖欠账款清偿机制,强化执法监督和失信惩戒。过去企业遭遇拖欠款项常引发资金流转难题,当前措施有助于缓解这一难题,确保企业运营顺畅。
过往保驾护航实例
浙江省先前在推动民营经济方面投入了大量努力。去年3月27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明确表示,将消除民营企业在政策环境中的多重障碍,并提出了“七个不准”的原则,同时建立了“3个70%”的要素保障体系。此外,去年11月20日,浙江省检察机关启动了“检察护企”专项活动,助力众多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上述举措为今年进一步强化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
各位读者,对于浙江在加强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方面,您认为可以采取哪些额外策略?期待您的点赞、转发以及热情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