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会计领域的知名事务所,目前正面临审计执业问题的争议。广东证监局已对其发出警示函,这一事件成为会计行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企业审计准确性的疑虑。

存货报废审批样本问题

1月10日晚,广东证监局对普华永道进行了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普华永道在存货报废审批的控制点执行测试中,样本操作存在不规范现象。一般情况下,检查方应独立抽取样本,但普华永道却由公司业务部门根据情况提供样本。这种做法与常规审计流程不符,可能带来操控风险。存货管理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组成部分,不规范的操作可能对企业真实运营情况的判断产生不利影响。

普华永道审计问题曝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何频频失守?  第1张

外界对普华永道的专业能力产生了质疑。观察企业执行流程的严谨性,普华永道未能展现出应有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这种情况削弱了对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的保障,同时也给信任其审计结果的投资者带来了误导的风险。

股权投资风险识别不足

2022年11月,在ST天创子公司与吴某进行的股权交易中,普华永道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疏漏。该机构对4000万股权收购中2000万预付股权款的风险评估不足。这笔款项被纳入其他非流动资产核算,然而普华永道未能按照规定识别出其可能涉及的未披露关联交易。这一失误影响了对于公司实际财务风险及内控制度有效性的评估。

普华永道在此次交易审计中的疏漏,暴露出其在众多合作伙伴的审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相似问题。股权交易作为公司关键财务活动,其信息的准确公布对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至关重要。普华永道的错误可能使外界获得不实的企业财务数据。

闲置资产减值审计缺失

2022年末,ST天创持有价值高达9532.54万元的闲置资产,且这些资产未计入减值准备。普华永道未能制定和执行适当的审计程序。此举违背了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导致对企业真实资产状况的评估出现错误。从企业财务报告的视角来看,若该资产存在减值风险却未被识别及处理,将导致企业资产价值虚高,进而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此情况反映出普华永道在审计关键资产数据时存在不足,未能充分重视和掌握。这一状况不仅损害了ST天创的声誉与利益,同时亦对依赖其审计报告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等决策主体带来负面影响。

收入审计程序不规范

ST天创面临多渠道退货期销售收入未提前计提退回金额的问题。普华永道在审计过程中,未对这些退货渠道给予足够关注。审计过程中,销售统计的规范性是关键环节。普华永道的这一疏忽可能导致企业收入数据的统计不准确。

企业收入数据的失准会导致对外公布信息的误导。投资者可能因营业收入数据的误差而高估企业的盈利水平。对企业内部来说,管理层在制定决策时,若依据错误数据获得市场反馈,也可能导致不利的决策结果。

会计师责任认定

陈建翔与蔡静敏在ST天创2022年年报审计中担任签字注册会计师,对违规行为承担核心责任。他们作为审计工作的核心成员,理应确保审计流程及结果的正确性。此责任归属亦凸显了审计团队内部监管的必要性。

两位会计师遭受了处罚,此举对其个人职业信誉造成了显著损害,并对同行业者起到了警示作用。这表明,在审计过程中,每个步骤都必须保持高度认真和严谨,因为一旦出现失误,不仅会阻碍个人职业进步,还会对所在事务所和合作企业的相关利益方产生不利影响。

普华永道其他处罚情况

ST天创的审计问题之外,普华永道在2024年对恒大地产年报及债券发行审计亦未尽职尽责,受到了最高额度的处罚。这一现象表明,普华永道的问题并非仅限于个别项目。其频繁遭受处罚,凸显了其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存在重大缺陷。

从行业视角分析,此类大规模的惩戒行动促使审计界重新检视其业务准则。此外,这也引发了关于监管强度是否应当提升的广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