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一则涉及及象教育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律师刘昌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投诉,指出及象书画院涉嫌虚假广告和价格欺诈。这一事件中的争议点迅速吸引了公众的目光,并引发了人们对及象教育质量的广泛质疑。

课程服务期争议

刘昌松提到,在购买课程时,他被告知可以在数年内任意时间学习。然而,不到两年时间,他发现课程显示“服务期已过”,无法继续学习。这与售课老师当时的承诺不符,老师曾承诺无论学习多久,都会提供跟踪辅导。但现在的情况却与承诺相去甚远,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影响。同时,及象教育方面表示,通常服务期为3至6个月,服务期结束后,用户仍可在App上免费观看录播内容,这一说法与刘昌松的说法存在显著差异。

这涉及到企业承诺与实际执行之间的矛盾。消费者基于对企业的信任而选择购买课程,但企业未能如承诺般实施,这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信任危机,进而损害企业的良好声誉。

及象书画院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律师发文揭露真相,你还在上当吗  第1张

课程价格浮动疑问

刘昌松指出,10月1日他发现象书法班课程标价2380元,授课教师还强调若当天未报名,报名通道将关闭。但紧接着的10月9日,该课程72节正课及赠课却声称免费,仅需购买369元的毛笔工具。在短短不到10天时间内,课程价格从2380元骤降至369元。如此剧烈的价格变动引发了人们对是否存在价格欺诈的疑虑。

及象书画院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律师发文揭露真相,你还在上当吗  第2张

象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同收费对应不同的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内容、额外课程和特定服务等方面均有区别。此解释是否恰当,有待深入分析,因为消费者在购买课程时往往难以完全辨识各班型之间存在的复杂差异。

员工转款性质

及象书画院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律师发文揭露真相,你还在上当吗  第3张

刘昌松对员工转交的13000元款项看法与及象教育截然不同。及象教育方面明确指出,此行为为员工个人举措,公司对此并不了解。至于这笔款项的真实性质,是违规操作还是存在其他原因,这对事件的整体判断具有关键作用。

员工行为失当,企业是否需承担监管不力的责任尚存疑问。考虑到涉及金额较大,企业是否具备相应的管理规范亦需进一步调查。

机构服务对象特点

及象书画院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律师发文揭露真相,你还在上当吗  第4张

刘昌松提到,及象书画院的主要服务群体为中老年人。这部分人群通常对格式条款内容不甚了解,且维护自身权益的成本较高。因此,机构理应更加注重保障他们的权益。从当前事件观察,及象教育在这一点上或许存在不足。

教育机构在为特定群体提供服务时,理应承担更多责任和关注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不应因服务对象维权能力较弱而有所降低。

双方沟通进展

1月6日,及象教育对刘昌松的发文表示了关注,并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该机构正积极搜集相关信息。同时,及象教育计划与刘昌松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说明。此举表明及象教育并未对问题进行回避,但具体的沟通成效目前尚不明确。

及象书画院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律师发文揭露真相,你还在上当吗  第5张

双方能否就后续共识达成,将影响事件的最终走向;同时,这也关乎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以及象教育声誉的恢复等多个方面。

对企业影响深远

此次事件无论结局如何,对及象教育带来的影响显著。若虚假宣传等不良行为得到证实,其声誉将遭受重创,客户信任度可能大幅下降。即便情况系误会,解释和澄清也将耗费大量资源。

那么,针对此次危机,及象教育将实施哪些应对策略?公众对此有何看法?敬请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