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商业竞争激烈,各地竞相争取企业落户,营商环境的好坏成为关注的焦点。新津区在推动发展的同时,对营商环境的优化举措显著,成为一大亮点。这些举措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值得研究的积极措施。
服务体系搭建
新津区秉持“服务温馨、效率快捷、扶持有力”的理念。近期致力于塑造“蓉易见”新津示范,构建了“政商交流—津商茶话—周三企业服务日”的三级服务架构。该架构有效促进了政企间的沟通。各功能区管委会遵循“每月一主题、每周一服务日”的安排,每周三在指定区域为企业提供服务。多部门协同工作,为企业提供了诉求表达的渠道。这种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如累计处理企业诉求139件。这表明该服务体系并非徒有其表,而是真正解决了企业问题。新津区还整理了工业企业走访服务名单,全面覆盖规模以上及以下企业,建立了三级服务机制,覆盖了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及其他企业。
线下服务优化
新津区制定了“园区内事园区处理,企业办事无需出园区”的方案。以新津经济开发区为例,该区通过提升打造园区企业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并非虚设,发改、经信、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七家机构均已入驻。这些机构为企业提供超过80项高频政务服务,涵盖政务审批、公共服务、要素保障等多个领域。企业现在能够享受到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的“一站式”服务。企业办事不再需要四处奔波,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这无疑有利于企业集中资源于生产和经营活动,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线上服务创新
新津区积极整合网络资源,将“政策画像”与“企业画像”数据整合至“智慧新津”数据平台进行集中管理。该平台具备自动匹配功能,并向成功匹配的企业推送相应政策信息。过去企业需主动寻找政策,如今转变为政策主动向企业推送。例如,“津津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明确的办事指南,园区专员亦会及时进行提醒。此举显著提升了企业获取政策福利的效率,确保企业不会因信息不对称而错失政策支持,助力企业充分利用政策资源,加快发展步伐。
跨部门协作
新津区积极推行跨部门综合监管新机制,在企业服务领域,多部门联动成为一大亮点。这种联动并非临时组合,而是经过精心策划和高效配合。各部门携手共进,从多维度促进企业成长。例如,在基础设施保障方面,水、电、气等硬件设施是基础,而跨部门合作和政策扶持则构成了软件层面的强大支持。此举彰显了新津区全面助力企业发展的坚定意志,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支持,都充分考虑到了,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政策大力支持
新津区在政策扶持方面投入巨大。今年发布的《成都市新津区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快速成长的系列政策》在科技创新、企业集聚、主体壮大等方面给予了强力支持。数月前,该区推出了四川省首个区县级“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评价体系及“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体系。这些政策和评价体系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稳定增长和快速进步。
营商成果初显
新津区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营商环境。这些举措带来了显著成效,企业办事效率显著提升,获得的扶持也相应增加。这不仅吸引了众多企业选择新津区作为落户地,还改善了现有企业的经营环境。这些变化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增长,并在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津区的营商环境改善措施是否适合在其他区域推广?诚邀各位点赞、转发文章,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