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固碳灭火系统成功运行,为府谷县绿色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第1张

榆林市,作为我国能源化工产业的核心基地,近年来在煤炭开采、火力发电、化工制造、镁合金提炼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持续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在神府地区,固体废物处理难题尤为突出,成为制约当地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在此背景下,陕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的示范作用为府谷县绿色循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为榆林全市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固废问题的严峻挑战

榆林市工业废弃物问题持续恶化,涉及煤炭开采、火力发电、化工生产和镁合金炼制等多个关键行业。这些行业在推动经济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工业垃圾,包括煤矸石、煤灰和化工废料等。这些垃圾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还对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在神府地区,由于煤炭资源丰富,废弃物产生量不断上升,废弃物处理难题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当将引发生态破坏及安全隐患,以榆林地区煤炭废弃物自燃事件为例,此类事件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还严重威胁区域生态环境和民众生活。此外,粉煤灰的无规则堆放亦可能污染土壤和水源,对当地生态和居民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因此,高效处理和利用工业废弃物成为榆林市及陕西省刻不容缓的紧迫课题。

德源府谷的创新解决方案

陕西德源府谷能源公司在攻克固体废弃物处理难关中,敢于创新突破,成功研发了粉煤灰固碳灭火中试全流程系统。该系统采用电厂高碱粉煤灰与矿井水混合制备浆液,设计液气耦合反应器,并利用电厂烟气捕捉CO₂,然后将浆液经管道输送至煤矿采空区,浆液泌水后回收至地面作为制浆水源。该系统不仅实现了粉煤灰固化CO₂、粉煤灰井下注浆防灭火及矿井水循环利用的目标,而且达到了“变废为宝、利弊相抵”的环保效果。

该系统的高效运行,不仅有效解决了三道沟煤矿井下采空区的防火灭火、府谷电厂粉煤灰处理及碳排放压力等一系列难题,而且显著促进了榆林市绿色循环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依托该创新技术,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成功避免了固废处理不当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该成功案例在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展现出显著的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为其他地区和企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

镁产业的崛起与循环经济

榆林镁业繁荣兴盛,神府地带镁产全国领先,全球市场份额超过半壁江山,成为“全球镁业看中国,中国镁业聚神府”的标志性企业。府谷县金川鸿泰镁合金有限公司,作为该区域镁业龙头,自2008年崭露头角以来,不仅为当地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而且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贡献显著。

金川鸿泰镁合金有限公司在其发展过程中,坚定执行国家政策,致力于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公司不仅扩建了硅铁生产线,有效解决了兰炭产能过剩的问题,还建立了余热发电及民生供暖的综合车间,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能源的深度回收。此外,凭借“低阶煤高温热解装置”产出气体量多、能耗低的特点,成功构建了“供气-金属镁”生产链条,为金属镁下游产品的深加工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镁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金川鸿泰镁合金有限公司在榆林镁产业链持续发展中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公司打造了“供气-金属镁-硅铁-尾气发电-老高川集中供热民生工程-镁合金深加工”的闭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的循环利用。该产业链显著增强了企业盈利水平,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服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企业专注于拓展产业链下游领域,成功推出了涵盖新能源汽车和安全的创新成果,打造了一条资源利用高效、能源循环充分、环保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创新发展路径。此模式不仅为镁产业链的持续进步提供了新动力,还助力榆林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政策支持与企业创新

国家与地方两级对榆林市推进绿色循环经济给予了大力支持。市人大主任王国忠,身为镁产业链的领导者,积极推动企业拓展产业链条,致力于弥补金属镁深加工环节的不足,并给予政策指导和援助。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为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

受政府支持,榆林地区企业积极投身于创新研发,凭借技术和管理创新,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与能源循环利用的有机结合。以陕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的粉煤灰固碳灭火中试全流程系统为示范,该系统在政府扶持与公司自主创新的共同推动下,已成功研发并投入运营。系统的高效运行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地固体废弃物处理难题,还为其他地区和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绿色转型的未来展望

榆林市在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鉴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任务的日益严峻,该市必须持之以恒,不断深化研究和创新。面向未来,加强政策支持,激发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革新的力度,对于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的高质量跨越发展至关重要。

榆林市应加强同各方及企业的合作联动,共同探索并推广绿色循环经济的成功范例。推进合作与对话,不仅有助于提升榆林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还将为全球绿色循环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智慧与动力。

榆林,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重镇,在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的道路上面临诸多考验与契机。得益于政策支持与企业的不懈努力,该市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镁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向未来,榆林市需持续发力,勇于创新,助力绿色循环经济迈向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

针对推动榆林市绿色循环型经济进步,您有何具体措施建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见解,您的宝贵意见将备受重视。此外,敬请点赞及分享本文,携手推动榆林市绿色转型,献出我们的智慧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