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在历经近20年的停滞后,近日重新开放,这一举措充分展示了太湖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经过长期的整治,湖区的山光水色得以重现,而支撑这一成就的统计数据更是令人瞩目。

治理成果显著

2024年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太湖无锡水域的总磷含量较上年下降了9.3%,降至0.049毫克/升。无锡的这颗母亲湖在本世纪首次实现了全年Ⅲ类水质标准,比国家设定的治太目标提前了6年,并且成为了全国首个全年水质被评为“良好”的湖泊。这一成就使得所有为此付出努力的参与者都获得了巨大的价值。

太湖水质历史性突破!20年治太终见成效,你准备好迎接湖光山色了吗?  第1张

自2016年起,市委市政府已连续九年于新春首次会议中作出部署,坚持推动政策实施,将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项目。

持续投入资金

自2007年起,治理太湖项目资金投入庞大。数据显示,全市共推进治太核心项目超过7000项,累计资金投入超过1250亿元。尤其在最近三年,每年投入的资金均超过百亿元。正是这连续不断的巨额投资,为太湖治理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该资金投入特定项目后,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对污染源的整治、生态环境的恢复等,这些举措对于稳固太湖水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治理工程

梅梁湖上,我国自主研制的“太湖之星”持续运行。自2007年起,无锡市已累计完成太湖生态清淤工作,总量约为3700万立方米,这一数字占太湖清淤总量的七成。该工程显著降低了太湖底部的污染物含量。

太湖水质历史性突破!20年治太终见成效,你准备好迎接湖光山色了吗?  第2张

太湖西岸的双桥港区域,分布着10个湿地,总面积达到33.8万平方米,宛如一串绿色的珍珠链。经过净化处理,这些湿地使入湖水质稳定在Ⅲ类标准,部分区域甚至达到了Ⅱ类标准。昔日盛产藻类的池塘,如今变成了生态过滤的核心。

专家观点多维

中科院研究员秦伯强,长期致力于太湖研究,于近日得知相关成果后,情绪激动。自1996年起,他投身于此项研究,对研究过程中的艰难困苦有着深刻体会。

同时,他还指出,当前治理成效尚不稳定,太湖蓝藻水华有可能再次出现波动。太湖宛如刚从重病中恢复过来的人,仍需细致呵护。这一现象也使人们认识到,太湖的治理是一项持久的工作。

太湖水质历史性突破!20年治太终见成效,你准备好迎接湖光山色了吗?  第3张

聚焦当前短板

成果虽已取得,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本年度,无锡市将集中力量,重点关注西部湖区及37条汇入湖泊的河流等关键区域。

太湖水质历史性突破!20年治太终见成效,你准备好迎接湖光山色了吗?  第4张

针对生活污染、农业面源等四大关键领域,实施了200余项工程措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治理。此举旨在加强现有治理成效,同时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

新征程已开启

贡湖之畔,工人于冬日和煦阳光下辛勤地清除芦苇。标志着“夏病冬治”策略的启动阶段。

太湖水质历史性突破!20年治太终见成效,你准备好迎接湖光山色了吗?  第5张

无锡市民正致力于实现太湖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的新目标。自太湖水域重新开放以来,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力图确保这一美景与Ⅲ类水质得以持续维持。

太湖治理历程中已取得显著成效,面向未来,公众在日常生活里应如何继续支持太湖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我们期待读者们在评论区踊跃发表看法,并请别忘了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