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月1日起,公民假期将从11天增至13天。这一假期增长虽小,却对多个领域带来显著影响。职工全年平均月工作时间将缩短,工资计算方式也将调整。同时,未休年假的工资补偿计算方法也将进行相应调整。这些变化直接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实际收益。

2025年新规:假期增至13天,你的工资将如何变化?  第1张

假期调整背景

近期,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公众对休闲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我国政府颁布了第795号令,将公共假期天数从11天增加至13天。此举是对社会需求变化的直接响应,目的在于保障员工享有更长的休息时间,以便他们能与家人共享欢乐时光或投身于个人成长。同时,假期调整也彰显了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关注,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生活满意度。

制度工作时间重新计算

年度工作日的安排有所调整。以往,年度工作日的计算基于从365天中扣除104天休息日及11天法定节假日。目前,法定节假日增至13天,导致年度工作日的新计算方法变为从365天中减去104天休息日及13天法定节假日,总计为248天。据此,每个季度的平均工作日数为248天除以4,得出每季62天;每月的平均工作日数为248天除以12,约为每月20.67天。工作小时数则是依据这些月度、季度和年度的工作日数,乘以每日8小时的标准工作时间来确定的。

日工资与小时工资折算规定

新规定对工资核算流程进行了更新。依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雇主需在公共假日全额支付员工薪资。故此,在核算日薪或时薪时,不再从薪资中扣除13个公共假日。具体核算方法如下:日薪为月薪除以月工作日数,时薪则为月薪除以(月工作日数乘以8小时)。同时,月工作日数已调整为(365天减去104天)后除以12个月,计算结果为21.75天。

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支付依据

在法定节假日及带薪年假时段,员工有权获得与平日相同的薪酬。2025年1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颁布了一项通知,对此项政策进行了明确。此举旨在确保员工在休假或法定节假日工作期间,能够获得应有的报酬,避免出现工资支付不足的情况。

企业支付特殊情况工资细则

法定节假日内,若企业或机构要求员工加班,需按照规定支付加班费。此加班费不得低于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三倍。此规定的目的是推动企业合理规划员工假期工作,并保障员工加班获得合理报酬。

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计算特别说明

不同机构在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方面存在差异。企业等机构多采用月工资除以每月工作日数(21.75天)的计算方法。而事业单位则是将全年工资总额除以全年工作日数(261天)来计算。此外,职工的小时工资是通过日工资收入除以8小时来确定的。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各类单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精确发放职工未休年休假工资。

尊敬的读者,对于近期推行的新员工工作时间与薪资计算方法的变更,您们如何看待?我们诚挚期待您们的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并广泛分享这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