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的减排问题受到国际广泛关注,而CCUS技术的运用现状亦同样受到关注。该技术未来发展的潜力及其面临的各种挑战,都构成了值得深入探讨的丰富议题。
国际能源署的预计情况
全球钢铁业正努力实现碳减排,目前的前两种脱碳技术尚未达到完全减排的目标。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50年,CCUS技术在全球铁生产中的应用比例将达到37%。这一比例显示出CCUS技术在钢铁业未来减排任务中的核心地位。鉴于钢铁业对脱碳方法的持续探索,CCUS技术被视为一项关键的技术发展路径。此外,国际能源署认为CCUS技术是推动钢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这进一步突显了该技术的战略重要性。
中国的发展情况
我国在CCUS技术方面的发展相对缓慢。钢铁企业本就面临盈利难题,再加上CCUS商业化推广的挑战,使得众多企业对技术进步持保守态度。我国迫切需要加快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适应钢铁行业未来减碳的趋势。目前,我国仅有单一CCUS商业化项目在运行,其在全球占比偏低,与我国庞大的钢铁产业规模不相匹配。
成本是关键因素
钢铁企业在评估是否引入CCUS技术时,经济效益是核心考量。碳捕捉的费用因排放源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而言,每吨二氧化碳的捕捉费用在10至342美元之间。在钢铁领域,这一费用区间为40至124美元。高昂的成本导致许多企业望而却步。截至目前,全球仅有六个商业化的CCUS项目在运行。这些项目分布在我国、阿联酋、美国和日本,项目数量的稀少突显了成本因素对推广的明显制约。
阿联酋项目情况
阿联酋推出了全球首个钢铁行业CCUS商业项目。此项目由阿布扎比一家主要石油公司发起。自2008年该地区公布《2030年经济愿景》后,该愿景已明确提出发展多元能源和脱碳策略。项目以阿联酋钢铁公司为核心,其设施总投资达1.22亿美元,自2016年开始运营。项目旨在达成两大目标:一是帮助钢铁企业降低碳排放,二是减少油田天然气使用及降低对外部天然气的依赖。然而,截至目前,项目的整体碳捕集效率约为25%,尚无法成为主要的脱碳手段。
更多企业的探索
面对诸多困难,部分企业持续投身于创新研发。以阿布扎比为例,在政府扶持下,去年与美西方石油公司携手开展了从空气中直接提取技术的合作项目。自2009年起,Denbury公司不断加大投资,构建二氧化碳输送管道网络,并伴随业务扩展,对碳捕集技术投入更多资金,目标是为更多工业排放企业提供服务。这些举措表明,即便在逆境之下,企业对CCUS技术的前景依然保持积极看法。
钢铁企业应对之策
CCUS技术目前尚未完善,其捕集效率有待提升。因此,钢铁行业需提前制定战略规划。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应提前布局氢基还原铁工艺设施,并扩大废钢的采购和再利用范围。此外,企业还需关注CCUS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逐步达成减排目标。这一系列举措对企业的资金和规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钢铁产业在CCUS技术未来走向上存在不确定性,但该技术的潜在效益明显。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如何高效平衡成本和减排需求,进而优化CCUS技术的运用,您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