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东平县成功举办了G105京澳线东平改建项目二期无盐村至彭集段改建工程的交工验收会议。该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项目建设的圆满完成。此举预示着通车运营新篇章的开启,成为当地交通建设领域的一大突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项目验收过程
项目验收会议流程严格周密。验收团详细审阅了各参与单位的工作报告,内容涉及工程建设的具体细节、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随后,他们对项目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对路面、桥梁等设施进行了细致检查。同时,他们详尽查阅了建设档案,包括项目规划、设计图纸及施工记录等,以确保验收工作的全面性。这些步骤为后续的公正准确结论奠定了坚实基础。验收委员会的全面系统流程展现了对于公路建设的高标准与严格要求。
验收结果
经过深入讨论,验收小组的意见达成一致。他们认为,该工程在路基、路面以及桥梁等关键部位的质量均符合设计及规范。整体工程完全符合交工验收的标准,最终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这一决定是对参与建设和施工单位工作成效的认可,同时也说明项目已达到交付使用的条件,为后续的通车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的主体线路总长为6.482公里,数据详实无误。新建路段长度为4.898公里,改造利用路段长度为1.584公里。线路规划中,基础设施配备齐全。包括一座特大桥、一座小桥、三道涵洞、两处互通立交、一座通道、四处平面交叉以及八套监控设施。此外,全线按照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标准建造,设计时速可达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25.5米。项目规模宏大,规划合理,展现了其先进性与科学性。
控制性工程难点
东平特大桥作为项目中的关键工程,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该桥横跨大清河,地质环境极为复杂,包括多种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挑战。桥体结构形式丰富多样,设计时需综合考虑众多力学和工程标准。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遭遇了极大的挑战。此外,该项目在多个指标上创造了泰安新纪录,主桥悬浇段跨度达130米,水中钢围堰深度达24米,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工程技术的艰巨性。
建设中的努力
自工程启动以来,挑战接踵而至。泰安市交通运输局主动应对,针对新施工技术及复杂环境,持续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他们致力于打造优质工程,对项目各环节实施严格把控。建设者们在施工中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为攻克建设中的诸多难题,他们频繁加班,加强过程管理。这些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此外,项目荣获2023年山东省9个国省道精品创建项目之一,这一荣誉是对他们付出的充分肯定。
项目意义
项目通车后影响深远。它对提升山东及泰安的路网布局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助力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在区域交通层面,该项目有助于疏通南北交通要道,显著提高运输效率,使车辆和行人通行更为便捷。同时,它也能有效减轻周边地区的交通负担,降低拥堵现象。此外,项目还将推动泰安产业持续升级和结构调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进而推动泰安全面进步。
这一交通建设项目具有深远意义,其通车后的实际成效备受关注。我们期待了解您的看法,欢迎您发表评论、点赞并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