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二期工程价值显著,已获国务院批准,并纳入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名单。工程实施后,多个区域将发生显著变化,这一好消息无疑激发了人们的振奋情绪,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工程任务多元
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是在前一阶段成功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的。此工程旨在确保城乡供水,并兼顾灌溉、补水等多重功能。工程对提升区域供水安全风险应对能力及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积极条件。该工程涉及12个市和46个县(市、区),覆盖面广,众多地区将从中受益。各城市将依据工程规划独立编制用水计划,以适应各自的发展需求。
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是一项多功能的综合性水利工程。该工程代表了当前水资源合理分配与综合利用的先进模式。工程实施后,将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的用水状况,同时显著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供水范围广阔
该工程供水范围涵盖安庆、铜陵等12个市的46个县(市、区)。该区域面积广阔,工程规模庞大。该举措旨在满足各区域对水资源的多样化需求。
该工程在多个领域包括饮用水、灌溉和工业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农业领域,该工程对依赖自然条件的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补水灌溉面积达1760万亩,尤其是涡河以东区域新增的67万亩灌溉面积,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工程对农业发展的巨大贡献。
应急供水规划
该工程明确了应急供水范围,包括合肥市区及庐江县城等区域。在人口众多的合肥等城市面临供水困难时,其影响将非常广泛。因此,保障应急供水的迫切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获得应急供水保障后,淠史杭灌区潜南干渠等区域的灌溉面积将显著增强对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此举有助于保障农作物生长,并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水量规划清晰
至2035年,引江济淮工程各阶段将设定具体的水量指标。具体数值方面,取水口处江水流量预计为33.03亿立方米,穿越江淮分水岭的水量预计为22.62亿立方米,所有关键节点的数据都确保了高度的精确性。
数据表明,工程对水量分配进行了详尽的计算。城乡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农业灌溉用水、航运需求以及巢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均能按照既定规划获得必要的水量支持。
工程建设内容
该工程内容丰富多样。它包括由沙颍河线等构成的输水干线,这些线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河流和湖泊资源,并建设了相应的配套设施。同时,还包括了大官塘等地的基础供水设施。
各部分的建设工作均紧密聚焦于供水任务。这包括新泵站的建设与既有泵站的改造,以及新增的调蓄设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旨在保障供水的稳定与效率。
相关工程,如引江济淮二期蒙城分水口门和太和加压站等,正按预定计划有序进行。目前,这些项目正逐步将设计蓝图变为现实的建设成果。
工程影响范畴
该工程占地面积宽广,包括15910亩永久用地和33682亩临时用地。项目执行中涉及众多搬迁拆除工作,需对2393人进行搬迁安置,同时需拆除10.25万平方米的房屋。
共有6家企事业单位参与,涉及多种专项设施,同时与5处矿业权和6处文物古迹相联系。水利部于2023年8月批准了该工程的初步设计,总投资高达203.17亿元。截至11月底,工程年度投资进度已达到94.49%。据此,工程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进展成效显著。关于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您有何期待?欢迎点赞、转发,并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