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岭自治县花江镇中心卫生院被纳入第二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此项目具有重大意义,对众多民众的医疗保健水平产生了直接影响。该举措显著提升了当地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同时也体现了我省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的创新尝试。
花江镇中心卫生院建设成果
2024年1月至11月,花江镇中心卫生院接待门诊患者数量超六万,这一数字凸显了该卫生院作为县域医疗次中心的显著成效。卫生院能够诊断和治疗130多种常见疾病,并接收64种以上的住院病例。此外,卫生院具备开展一、二级手术及部分三级手术的能力,极大地便利了当地居民的就医需求。过去需要前往县城的医疗服务,如今已可在居民家门口获得。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资源投入。
影像科检查服务百姓
花江镇中心卫生院影像科在关岭自治县为患者提供CT检查服务,这一举措体现了医院对服务质量的重视。该科室设施齐全,操作人员技术精湛,使得当地居民能够在家门口完成检查。此举既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又减轻了他们的旅途劳累和经济压力。以往,许多乡镇因缺乏必要的设备和专业人才而受限,而现在,花江镇中心卫生院的改革举措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了借鉴。
我省的创新建设模式
我省在全国首倡建立县域医疗次中心计划,旨在缓解偏远地区居民就医难题。我们优先考虑那些远离县城、人口密集且条件优越的乡镇卫生院,将其作为重点发展项目。通过增设科室、引进高端设备及配备专业人才等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此举措旨在将这些卫生院建设成为具备二级医院服务能力的基层医疗机构。这种创新模式有望优化基层医疗资源分配,更高效地满足民众的医疗需求。
县域医疗次中心的职能
县域医疗次中心在基层医疗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其不仅执行了县域医共体龙头医院的部分职责,还促进了周边3至5家卫生院的成长,并对村级卫生室的工作提供了指导。这些作用对于加强和优化基层医疗体系至关重要。以习水县人民医院专家在温水镇卫生院开展的手术教学活动为例,此类交流有效展示了职能的执行,确保了先进医疗技术的广泛传播。
连续三年的规划建设
自2022年度开始,贵州省逐年计划建设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该项目规模庞大,布局科学,体现了该省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的坚定意志。截至目前,项目已实施两期,累计建成中心数量达到100个,成效显著。至2023年,这些中心已为616万人提供门急诊服务,同比增长15%,同时接待周边乡镇患者158万人,同比增长55%。
三批建设的综合效益
今年,第三批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顺利收官,全省此类医疗中心数量累计达到150家。这些医疗中心的服务效能和影响力逐渐显现。就诊人数增加了56万,同时医疗费用减少了3.2亿元。其中,100家中心具备常规手术能力,42家中心能够实施高难度三四级手术。这些数据表明,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吸引了更多就医者,还在医疗技术水平上有了显著进步。
请问您所在地医疗服务质量是否有所增强?欢迎您在此发表评论、给予好评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