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安徽合肥传来喜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安徽医院项目综合楼屋面混凝土浇筑圆满结束,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这一进展比原定计划提前了3个月。这一成就标志着安徽医疗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项目信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安徽医院提前3个月封顶,2026年初试运营  第1张

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皖水路与文曲路交汇处西北角的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3.3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该设施功能齐全,预计2026年初开始试运营,提供门诊、急诊、住院、教学和科研等服务,并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项目完成后,安徽省民可在省内获得国家级的高质量医疗服务,显著降低跨省就医的需求。

该项目建设吸引了众多机构的参与。安徽省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中心负责代建,中铁四局集团承担建设任务。此外,安徽省发改委、省卫健委等政府部门,以及安徽医科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均有参与。同时,项目监理、设计、施工等环节的代表也出席了封顶仪式。

项目背景

该项目为国家发改委指定的关键民生工程,安徽省政府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携手共建,依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构建的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该中心旨在提高安徽省的医疗水平,满足居民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等医疗服务的更高期望。鉴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此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均衡区域医疗资源,使更多患者能在本地享受到先进的医疗技术。

施工挑战

自2024年3月29日起动工的项目,遭遇了一系列挑战。施工区域周边环境复杂,空间受限,且环保标准严格,这些均成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障碍。尽管如此,项目相关单位并未因困难而退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安徽医院提前3个月封顶,2026年初试运营  第2张

他们持续精心安排,细致规划。在施工环节,他们依据现实情况,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高规格、严标准投入到建设项目中。此外,施工期间涉及众多专业交叉作业,如建筑、供水排水、电梯、智能化、电力强弱、消防、暖通等,且工期紧迫,这要求合理细化工期节点,缩短施工工序时间。

管理举措

针对施工中遇到的复杂状况和紧迫的工期要求,项目特别组建了负责协调和组织接口管理的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在整体管理方面的作用显著,有效提升了施工管理的效率。

他们确立了保障措施,确保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充足。同时,他们重视对潜在问题的预判与应对,定期举行施工协调会议,专门处理土木工程与安装、装修等环节的交接难题。这些管理策略是项目得以按期推进并提前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的关键因素。

项目影响

项目的落成在安徽地区将带来显著的生活变化。它将显著降低居民跨省、跨区域就医的需求,从而大幅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异地就医往往伴随高昂的费用和诸多不便,而本地丰富的医疗资源将有效减轻这些困扰。

从宏观层面审视,该计划对安徽省在心血管疾病治疗等领域医疗专业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融合教学与科研等多重功能,有助于培育更多医疗专业人才。长远而言,此举将推动当地医疗行业的进步。

未来展望

项目主体结构虽已完工,然而后续工程挑战重重。必须保证装修、设备安装及调试等环节顺利实施,以确保2026年初按期开展试运营。

项目完成后,相关部门需关注医院运营管理,如吸纳杰出医疗人才,确保医疗技术稳定提升的同时,亦需提高医疗服务品质。该工程不仅涉及医院建设,亦为安徽省医疗水平迈向新高度提供了良机。您认为此项目未来运营能否顺畅?期待您的点赞、转发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