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集集团发布重大新闻,我国最前沿的第四代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铁建风电2000”在烟台完成交付。这一事件无疑为我国海上风电场的开发带来了积极的进展。
交付地点烟台
12月28日,烟台成为“铁建风电2000”交付的见证地。烟台持续推动海上风电行业的发展,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政策扶持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并成为众多企业布局的海上风电区域。此次交付地点凸显了烟台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战略重要性。此外,这也标志着中集集团在烟台区域风电布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烟台成为“铁建风电2000”交付地,凸显了该市在海上风电设备制造和组装领域的产业集聚效应。当地聚集了众多相关配套企业,这极大地便利了风电安装船的制造、组装过程,以及最终的验收和交付工作。
船只规模参数
“铁建风电2000”型船舶全长136米,宽53米,航速可达约8节。这些参数显示出其不凡的体量。船上配备的DP-2动力定位系统,使得船只能够在水深低于80米的海域灵活应对风电施工挑战。较大的船体尺寸允许装载更多设备和人员,从而在海上作业中更高效地完成风电设备的安装等任务。
该规模在风电安装船舶领域属先进范畴,其较长的船体和较宽的船宽确保了优异的稳定性,有利于在复杂海况下进行作业,同时,8节的航速使其能迅速抵达作业区域。
航行能力
该风电安装船配备了三台侧推装置和三台全回转尾推,同时具备无限航区认证。这表明其推进系统强大,能够驶向全球任一指定作业区域。在全球海上风能开发领域,其航行能力至关重要。
“铁建风电2000”具备全球航行能力,有效解决了风电安装船调度中的诸多难题。无论项目位于哪个大洲或海域,该船均能抵达并执行任务,显著提升了我国海上风电安装船在国际市场的服务实力。
国产化率高
“铁建风电2000”的国产化比例高达95%以上。这一数据在我国海上风电开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反映了我国在海上风电安装船技术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减少了对外国产品和技术的过度依赖。
众多国内企业投身于制造领域,同时促进了本土产业链的紧密合作,增强了国内风电产业链中各企业的收入水平和技术实力,这一举措对于增强我国风电产业在国内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大影响。
与主流船只比较优势
国内主流的风电安装船通常在水深不超过70米的环境中作业,其起重能力大约为1500吨,主要服务于15兆瓦以下海上风机的安装。相比之下,“铁建风电2000”号船尾配备的2000吨绕桩式全回转起重机,使其能够在80米水深处安装20兆瓦以上的不同型号海上风机。这种性能上的差异显著,凸显了其优越性。
“铁建风电2000”凭借其独特优势,在我国海上风电领域向更深海域及更大功率风机安装的进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随着越来越多的巨型海上风电厂被规划与建设,该设备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地位不可替代。
对技术水平提升
项目建成后顺利交付,其卓越性能显著提高了我国自升式风电作业平台的技术水平。在全球海上风电行业迅猛发展和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我国海上风电装备技术的进步,不仅有助于稳固我国风电领域的领先地位,而且为我国迈向风电强国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在更深层次的水下作业以及更大功率风机安装方面展现出卓越实力,这表明我国风电技术已在多个关键领域达到世界领先地位,或正稳步向此目标迈进。
您如何看待“铁建风电2000”在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方面可能达到的新境界?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