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老旧小区焕新颜:25栋居民楼全面改造,798户居民喜迎新生活  第1张

近期,广州南沙东镇传来喜讯,东信园等三个旧区改造工程圆满完工。这些项目的完成使得25栋老旧住宅楼焕发新生,总面积近89950平方米得到全面升级,798户居民得以享受改造带来的福祉,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

老旧小区问题重重

广州南沙老旧小区焕新颜:25栋居民楼全面改造,798户居民喜迎新生活  第2张

该小区历史悠久,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外墙破损、脱落,影响观瞻且存在安全隐患。照明及消防设施陈旧损坏,遇紧急情况难以有效应对。“三线”混乱,线路密集如乱麻。屋顶漏水问题严重,居民生活备受困扰。楼梯扶手老旧,缺乏适老化设计,窗户缺少安全防护,安全隐患随处可见。在此居住环境下,居民迫切希望改善现状。

从居民视角来看,日常生活在如此环境中,诸多不便因素不断降低生活满意度。同时,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些问题愈发明显。

政府积极行动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后,广州市南沙区城市更新土地整备中心迅速作出反应。他们深刻理解民众的迫切需求,立即启动了前期调研工作。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对小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记录,并逐一走访居民,收集他们的意见和需求。随后,他们制定了建设方案,旨在营造一个“清洁、有序、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该方案内容广泛,从外墙修复到小区整体布局的改善,为老旧小区的改造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政府部门展现了责任担当,他们紧迫应对群众需求,深谙百姓所思,全力推进居民生活环境改善,不懈努力为民众幸福生活提供保障。

中交四航局入场改造

中交四航局在获得东涌镇旧改项目后,立即投入到工作中。他们认识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对日常生活影响显著的细节,是影响居住体验的关键。因此,他们首先着手外墙的整治,修复并美化了破损脱落的部分,更换了照明设备,使得夜晚的小区不再昏暗。同时,对消防设施进行了维修,确保了小区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良好维护。这一系列的小规模改造,就像为老旧小区进行诊疗,优先解决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改造过程中,企业对每一步都进行了周密规划,这一做法充分展现了其强烈的责任担当。项目一经接手,企业便迅速且认真履行职责,将改造工程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来推进。

珍惜内部资源挖掘设施潜力

项目团队擅长充分利用园区内的现有资源。他们将闲置的羽毛球场进行了翻新,并铺设了硬质地面,使之转变为充满活力的运动区域。在保持小区特色地砖风格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防滑处理,并增设了跑步道。此举不仅有效扩大了公共活动空间,还增加了居民的活动区域,同时保留了小区的文化特色。

这种改造方法不仅节省了资源,还完全保留了小区原有的风貌,避免了大规模的拆除与重建,体现了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旧区改造中的应用。

关爱特殊群体

该小区居民中老年人和儿童占比较高,为此,项目组特别为老年人增设了适老化设施。在楼梯、轮椅通道、台阶入口等区域增设了不锈钢扶手,并设置了无障碍坡道。这些设施的增设极大地便利了老年人的出行,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安全与舒适度。此外,儿童活动区域也进行了翻新升级。原本老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儿童区,现已转变为安全且充满乐趣的儿童乐园。孩子们现在可以在小区内无忧无虑地嬉戏玩耍。因此,小区内各个年龄段居民的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改造团队在规划阶段展现了周密思考,充分关注到了特殊群体的需求,细致考量了不同居民在小区内的生活便捷性与安全保障。

改造过程的曲折与解决

改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项目工程师陈宇琛承担了重任,率领团队踏上了“民心沟通”的征程。他们与项目部成员共同组建了联络小组,逐户走访,细致收集居民意见,并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起初,居民可能对改造存在误解或抵触,但在他们的耐心努力下,居民的态度逐渐转变,开始支持改造项目。这一转变为施工提供了有利环境。例如,施工期间产生的噪音、灰尘等问题,也因居民的理解与支持而得到了妥善处理。

陈宇琛及其团队的不懈奋斗,确保了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得以圆满完成。这一成果充分表明,在关乎公众利益的改造项目中,民众的支持与有效的民意交流至关重要。

改造工程在老旧小区圆满结束,体现了集体的辛勤付出。大家是否期待自家小区也能经历这样的蜕变?欢迎在评论区表达您的观点,并点赞及转发以扩散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