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起,东莞市沙田区的福禄沙水处理厂将步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此举体现了东莞市在水环境整治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该厂投资总额超1.6亿,为东莞水务集团净水公司2024年启动的第8个水净化项目,成为东莞市环保领域的突出亮点。
众多项目投产情况
2024年,东莞市已启动了八个水质净化项目,其中包括常平沙湖口和塘厦白泥湖项目。这些项目的处理能力总计每日可达57万吨,总投资额超过27亿元人民币。东莞的这一举措体现了其在水质净化方面的重大投资。据相关数据显示,东莞市正积极致力于改善水环境。新项目的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东莞的水环境治理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标志着该市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采用的先进工艺
新扩建项目中广泛采用了多级AO处理技术。根据不同水源的水质特点,部分项目在处理末端增加了反硝化工艺,以加强脱氮处理的效果。此外,部分项目还引入了精确曝气和精确投药系统。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脱氮效率,而且实现了成本节约和效益增长。在水质净化方面,东莞紧跟现代技术发展趋势,通过采用这些先进的处理工艺,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提升了水质净化能力,确保了水资源的清洁安全。
带来的生态效益
该批项目的投入使用,对于生活污水处理领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它能够阻止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从而提高水资源的生态环境质量。以虎门宁洲水质净化厂三期项目为例,该厂每日处理10万吨污水,不仅满足了周边河道生态补水需求,还为周边企业提供了资源支持。具体来说,项目每日向某能源公司提供7.5万吨循环冷却水,这不仅提高了污水再生利用率,节约了淡水,还缓解了供需矛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显著作用。
应对用地难题举措
东莞市正遭遇土地资源短缺问题,水质净化工程在选址上面临困难。塘厦白泥湖的水质净化项目采用了半地下设计,而清溪厦坭的项目则选择了全地下设计。塘厦白泥湖项目在设计中借鉴了徽派园林风格,成功实现了设施与公园景观的和谐相融。清溪厦坭项目不仅有效阻隔了异味和噪音,还在地表营造了美观的景观。这些创新的建筑方法有效缓解了“邻避效应”,极大提高了社会效益,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佳的居住条件。
项目实现双重效益
东莞市深入挖掘项目的公益价值。该市专门设置了环保教育科普区,详尽呈现了污水处理流程,并大力推广环保知识。这一举措旨在提升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推动绿色生活观念的普及。此举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因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同步提升了社会效益,使水质净化项目在生态和社会两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未来的展望
东莞市在水质净化方面已实现显著进展。尽管如此,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该领域面临若干挑战。未来能否持续吸引充足投资,维持净化技术的领先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寻求更多创新性策略来应对土地资源限制,也是公众的期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