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上海开放大学民生主题校区迎来重要时刻。该校正式设立了上海首个民生学院。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关注民生教育和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群体,成为他们的焦点。
学院成立概况
12月27日,上海开放大学民生主题校区内,气氛热烈。上海首个民生学院正式揭牌,毕业生代表田春雷的发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田春雷所在企业同上海开放大学紧密合作,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不断向学校输送人才。这种互动展示了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良好关系,同时也彰显了民生学院成立背后的社会资源优势。民生学院的成立非同寻常,它是顺应当前社会对民生领域专业人才需求增长趋势的必然产物。
范军,民生学院院长,指出学院设立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目前,教育资源分布较为分散,而资源整合有助于集中力量推进专业发展。这一举措对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大影响。通过资源的合理分配,有望构建更优质高效的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新专业推出计划
上海开放大学于民生学院成立典礼上揭晓了一项关键举措。2025年秋季学期,将开设一个全新的“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并针对特定人群招生。该专业接受拥有国家认证的大专及以上学力者报名,注册后即可入学。专业课程设置具有明确指向性,涵盖机构运营管理和老年社会工作两大养老行业急需人才的领域。此计划反映了针对养老服务行业人力资源需求进行的深入调研和学术研究成果。
当前,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深,养老服务领域迫切需要具备专业管理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的人才。上海开放大学推出的项目,为有意在养老服务专业领域深造的个人搭建了通往成功的平台。例如,那些在养老机构从事基础工作、拥有丰富经验但缺乏系统管理知识的员工,可通过此项目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现有专业成果
上海开放大学在全市范围内占据特殊地位,它是全市唯一一所同时提供养老服务专业和家政专业的高校。该校开设的“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以及“家政学”等专业已运营多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这些专业已培养出3496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为养老和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家政及养老服务领域的健康发展有赖于这些专业人才的助力。先前培养的大量毕业生在其工作岗位上持续展现专业技能,他们不仅提升了家庭服务的质量,还增强了养老机构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人才培养体系发展
民生学院正积极寻求更深入的人才培养途径。学院致力于设立专注于“老少家庭”领域的社会工作硕士培养项目。通过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结构,有助于充实民生服务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体系建成后,将能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从长远角度分析,该体系的确立对民生领域专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专科至本科再到硕士的完整教育层级,能够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加入民生服务行业,从而打造一支更加专业的民生服务团队。
学院服务周边居民
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位于居民区边缘,其位置十分优越。学院沿街150米范围内,设有“银发e学堂”,满足周边居民的学习需求。此外,智慧书画馆、智慧茶艺馆等定期为老年人提供课程。学院外墙的“民生二十问”和门口的“悦空间”成为居民的文化休闲场所。北门的“老年运动康养实践中心”则提供公益免费健身服务。
在此次过程中,周边居民获得了显著益处。尤其是老年人,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他们得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参与休闲和健身活动。此举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加强了社区团结。
家政产业研究中心成立
成立仪式上,另一重大活动亦值得关注。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与民生学院携手,共同为“上海家政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该研究中心承载着深远意义,它将家政教育、人才、产业和创新等多个环节紧密相连。在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该中心扮演着关键角色,助力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并为新兴业态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家政行业正经历持续的发展和变革,该研究中心致力于帮助行业应对新兴市场需求,并寻求服务模式的创新。它将研究提升家政服务的智能化程度,以及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家政服务需求。
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的建立,预计将对周边社区的进步带来何种程度的积极效应?期待各位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