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达州举行的一场签约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川渝水利部门在此签署了全国首个跨省取水权交易协议。此举标志着我国水资源管理进入新阶段,同时也激发了公众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深入思考。

跨省取水权交易达成

四川省达州市的签约仪式上,场面显得庄重肃穆。重庆市梁平区的梁禹供水公司、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的益民水务公司覃家坝分公司以及四川川煤华荣能源公司达成了交易。这一交易是全国首次跨省进行的水权交易,涉及水量达到100万立方米。交易日期定于12月24日。该交易的成功标志着用水权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成果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晶,显示出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以往水资源调配主要依赖行政手段,而现在这一交易标志着市场调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全国首单跨省取水权交易成功!川渝携手开创水资源管理新篇章  第1张

全国范围内,用水权改革持续进行,然而,跨省取水权交易尚无先例。此次交易的实现,有利于更广泛地促进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增强水资源节约和集约化使用的水平,对于加强水资源管理约束亦是一项关键性的探索。同时,这一经验对其他地区亦具显著参考意义。

交易的背景和条件

梁平区与达川区地理位置紧密相连。两地均位于川渝东北部,彼此构成上下游关系,左右岸相接,同属于嘉陵江水系二级支流州河流域。这种独特的地理格局为水资源交易提供了自然条件。近期,两地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努力。他们共同推进水系连通项目,如梁平区的竹丰水库、花石水库与达州市大竹县九龙水库,共同作为铜钵河生态补水的重要来源,并统一调度。这些措施为跨省水资源交易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两地长期科学规划水资源管理的成果。例如,在水系连通工程规划阶段,需综合考虑多个水库的水量、生态平衡和未来用水需求等多重因素。

交易的具体细则

交易细则明确,梁平区企业将50万立方米/年的富余用水指标转给了达川区企业。转移期限固定,为期两年。转让价格方面,每立方米水的价格为0.15元。交易于国家用水权交易平台——中国水权交易所进行。该价格的形成基于对当地水资源价值和管理成本等多因素的综合考量。此价格亦为其他地区类似交易提供了参考。对梁平区转让指标的企业来说,此举实现了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转化为经济效益。

川渝水资源管理协议

活动现场,重庆市水利局与四川省水利厅除开展取水权交易外,还签署了川渝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涵盖了多个关键内容,如设立专门的川渝取水权交易合作工作组。该工作组将专注于制定相关合作计划和处理问题。此外,还建立了川渝取水权交易联席会议制度,以便双方更有效地沟通和解决交易事宜。协议的核心目标是共同促进水权交易,力求在更广泛的基础上推动川渝地区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保护。

该协议的达成,是继水权交易之后,川渝水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进展。这一举措对川渝地区水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影响。它旨在整合川渝两地水资源管理,推动水资源保护与调配的标准化和统一化进程。

对水资源管理的意义

我国成功签署了此次取水权交易协议及川渝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合作框架,标志着水资源管理领域的重大突破。当前,我国水资源承受着多级压力,部分地区面临用水短缺,而另一些地区则存在水资源的浪费或低效利用问题。此跨省取水权交易模式有望在类似省份间推广,从而促进全国水资源科学分配。川渝合作亦为其他省份间水资源合作树立了典范。

设想未来,其他邻近省份在遭遇类似的水资源挑战时,或许能够借鉴川渝经验,设立专业工作组,并构建交易市场。此模式之成效,不仅有助于增强社会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知,还能促使公众更加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着眼未来发展

川渝地区在水资源管理上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发展空间尚大。必须保障交易流程的顺畅,确保企业依约合理用水。合作协议执行中,需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防止责任推诿。双方应持续加强水利设施,如水系连通工程的建设与维护。伴随经济进步和人口增加,水资源需求将有所变动。川渝地区需针对未来潜在需求,提前制定相应规划。

可考虑将更多涉及水权交易的项目纳入此体系,以实现交易规模和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关于川渝地区水资源管理未来的优化趋势,读者您有何独到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意见,并对本文点赞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