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河北省沧州市发布重要消息。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国华投资承建了我国规模最大的“渔光互补”项目。河北109万千瓦海塘光伏电站已成功并网发电。该电站位于渤海沿岸,宛如一颗闪耀的绿色能源宝石,为周边地区带来了光明。其战略意义显而易见。
项目基础信息
此项目意义重大,是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中的重要一员。项目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总投资额达到65亿元人民币。沧州毗邻渤海,占地面积约2.6万亩,地理条件优越。该区域渔业养殖条件得天独厚。项目由363个方阵组成,安装了231万块光伏组件,数据表明其规模庞大。项目旨在将沧州自然资源与水产养殖相结合,推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创新技术体系,为传统海水池塘养殖产业探索升级新路径。
发电能力巨大
项目并网以来,发电效率显著提升。年发电量达到了18.6亿千瓦时。这一数据相当于什么?它能够满足279万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如此巨大的电力输出,对当地电力供应产生了积极影响。若279万居民用电无虞,电力短缺状况将得到缓解。
渔业养殖效益
渔业养殖领域成绩斐然。年产量预计将突破十万公斤,鱼虾产量显著。这一成果对当地渔业发展产生了正面影响。项目巧妙融合了光伏技术与养殖,既提升了经济效益,又推动了渔业进步,确保养殖户获得实惠。该地区本身就具备良好的养殖条件,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助力渔业兴盛。
环境效益凸显
从环保角度看,该项目的环保效益十分突出。每年,项目能够减少约56.1万吨的标准煤消耗,并减少大约1.4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些数据直观地展示了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在当前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该项目位于行业前沿,对环境质量的提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该项目的实施对地方电力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构建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项目顺利并网发电,及时满足了这一需求,进而推动了地方电力系统向环保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打造沿海标杆工程
该计划确立了更为宏大的目标。计划整合沧州丰饶的陆地新能源资源。依托港口及化工行业的应用,计划构建一个百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基地。此外,还将建设年产5万吨的绿氢合成氨设施以及相关绿氢基础设施。这一目标旨在打造全国首个沿海绿氨综合应用的示范项目。同时,推动沧州氢基绿色能源与绿色港口一体化新能源基地的建设。
尊敬的读者,就“渔光互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前景,您有何见解?若本文对您有所启发,不妨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