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实现了显著成效,这些成果引人注目,亟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任务完成率超预期
温州市经信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改造任务已超额完成,共改造1697家企业,完成率高达104%,超出既定目标。规上企业数字化1.0标准实现全面覆盖。这一成就反映了温州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坚定决心和高效执行力。这一成果的背后,凝聚了众多相关部门和企业员工的辛勤付出。企业数字化改造完成后,预计将在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实现显著提升。
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众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与助力。温州市政府的积极政策引导,以及企业群体的主动响应,均对达成高完成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排名成绩较好
在全国数字化发展能力排名中,温州位列第24位;省内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位居第三,创历史新高。温州在数字化发展领域加速前进。这一成绩反映出温州整体数字化水平持续提高。排名的提升,与温州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
温州实施了多项策略以增强其数字化能力。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市级评估机制,以及推动多个试点项目。这些行动使得温州在激烈竞争中显得尤为突出。同时,这也使得温州在全国及全省的数字化发展版图中占据了更加关键的位置。
市级评价体系先行
温州近期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两化融合及智能工厂等领域的市级评价机制。该机制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确立了规范指引。借助这一机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得以有序推进,未来工厂建设也将更加规范有序。
该体系囊括了多个关键产业集聚和相关行业。例如,鞋革、电气等行业属于温州的支柱产业。这一体系有助于这些产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此外,它还促进了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共同推进数字化能力的提高。
示范试点项目众多
温州已认定361个两化融合示范试点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17个,省级项目90个,市级项目254个。这些数据清晰地反映出温州在两化融合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不同层级的示范试点项目,各自发挥着独特的引领与扩散效应。
温州国家级项目彰显了其在数字化融合领域的领先地位;省级项目凸显了温州在全省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市级项目则立足本地实际,有效推动了众多企业的成长。这些项目所属企业亦成为同行业其他企业学习的典范。
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
温州已构建85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11个省级重点平台和28个省级平台,涉及20个不同行业。除生命健康领域外,已实现“5+5”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全覆盖。这一全面覆盖促进了产业间数据的互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各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定位各异。省级核心平台承担着主导和引领的角色;而省级平台则负责补充与扩展。企业借助这些平台,能够更迅速地获取产业信息和相关资讯,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智能工厂打造成果丰
温州在智能工厂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该市拥有市级智能工厂64家,省级智能工厂92家,以及5家省级未来工厂。这些智能工厂的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此外,在首台(套)装备培育库方面,已滚动培育超过100项首台(套)装备储备项目,这对促进装备制造业的进步具有积极作用。
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在构建智能化生产场所时,成功降低了成本并提升了效率。以正泰电器为例,该企业自主开发的系统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等关键指标。这一成果进一步激发了其他企业增加对智能化工厂建设的投资力度。
温州在推动企业数字化变革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他城市能借鉴其哪些经验?期待大家在评论区积极讨论,同时,请点赞并转发此篇文章,以便更多人掌握温州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