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断路终通车,村民激动落泪:终于可以安心睡觉了  第1张

南安眉山乡外寨村的新村道投入使用,给村民带来了温暖。此前,该地区道路中断已久,给村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如今,村道畅通无阻,不仅解决了交通问题,更抚慰了村民的心灵。这条道路对村民意义重大,尤其是那些居住在山坡上的家庭,多年的困扰得以消除。

走在刚铺设的乡村道路上,眼前展现的是宽阔的路面与高耸的护坡。这样的新景象,给村民们带来了强烈的家园认同感。

道路失修的困扰

村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建造。然而,大约10年前,由于连续的雨水冲刷,路面开始出现滑坡现象,导致交通受阻。到了2016年,一场暴雨更是使得道路完全中断。目前,该路段位于陡峭的山坡顶端,面临的问题相当严重。

坡上坡下的十余户村民深受困扰。他们面临出行难题,台风季节还需提前疏散。此外,因道路建设占用土地、资金问题,村民间纷争频发,这进一步延缓了道路的修缮进程。

转机的来临

去年九月,情况出现转机。广西经商的外寨村陈阿婆的儿子返乡。他出于对母亲安全的担忧,提出了修建道路的愿望。这一提议迅速获得了村老年协会会长苏福生的支持。随后,苏福生与村干部一道,开始逐户进行动员。

动员之后,村民们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摒弃了长期存在的纷争,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解决村道问题,迫切希望尽快恢复村道的通行。

村民齐心修路

村民迅速采取行动。短短一周内,坡上坡下的邻里共同决定,捐资捐地以修建道路。总计捐款额接近百万元。原定计划修建150米的道路,在80多位村民及外村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下,捐款活动得以展开。最终,道路修建长度增至300米。

此次道路建设总投资超过280万元,资金来源包括村民自筹及政府部门的资助。这一举措反映了村民与政府对道路修建的高度关注与积极投入,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共同推进乡村建设的范例。

道路的其他改变

修建完成的道路宽度介于5至10米之间,属宽敞范围。利用道路建设之际,村委会在土墙内部对供水管道进行了改造和铺设。此举有效解决了与道路相联的其他基础设施可能存在的问题。

新增了6盏太阳能路灯。这些路灯的安装使得夜晚的村道变得明亮,极大地便利了村民的夜间出行,同时也改善了村庄的整体环境。

村道改善的影响

村道连接区域亦因道路改善而受益。部分连接道路得以拓宽,显著增强了行车安全。道路施工完成后,村民出行更加放心。

陈丽梅阿婆年届八十,无需再忧虑道路崩塌或房屋倒塌,得以安睡便是她最大的满足。外寨村道修复后,是否将为该村带来更多发展契机?众人可在评论区展开讨论。同时,敬请点赞及转发此文,让更多人士得知外寨村这一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