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寒的冬季,品尝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无疑是一桩极大的乐事。12月21日,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的中建三局通修高速公路第一标段项目,其“流动爱心服务车”向一线劳动者发放了饺子。这一温馨的举动,体现了对工人们辛勤劳动的深切关爱。

冬至的暖心饺子

冬至暖心一幕:流动爱心服务车为工地工人送上热腾腾的饺子,驱散严寒  第1张

12月21日,冬至当天,“流动爱心服务车”驻足于施工前沿。车辆一侧摆放着硕大的保温桶,桶内盛满了新鲜出锅的饺子,热气袅袅,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志愿者们热情邀请工友们品尝饺子。这一幕洋溢着温馨,工人们在辛勤劳作之余,感受到了这份关怀。现场气氛和谐,工人们在领取饺子后,围坐一团,共享美食,身体温暖,心情愉悦。

这些工人在繁忙的工地生活中,难得遇到这样的悠闲时光。正如钢筋工白沱富所言,他们平时鲜少有时间外出,已经很久未尝到如此美味的饺子。这简短的话语透露出工人们的渴望,一份小小的饺子,却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

服务车配备物品

“流动爱心服务车”虽为一辆七座商务车辆,然而在冬季,其配备却相当完备。保温桶、红糖水、毛毯、暖手宝、姜茶以及防风帐篷等季节性物资一应俱全。这些物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旨在为户外作业的工人提供抵御严寒的援助。比如,在寒冷的天气中,一杯姜茶能驱散寒意,毛毯则能带来温暖。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冬季施工现场,却成为了实际而贴心的关怀。

项目为工人配备了必需品,此举体现了对工人的关怀。基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工人所遭遇的挑战,项目方精心准备了各类可能所需的物品,旨在为工人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工作氛围。

多种服务进工地

此服务车辆并非仅限于运送物品。银行职员将柜台设于车旁,为农民工办理工资卡,操作便捷;医院将体检设施移至车旁,为员工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健康;律师在车上开设“法律小课堂”,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捍卫工友权益;社区委员会亦在车旁举办露天电影放映,增添工友生活乐趣。此举宛如在车旁开辟了一条“服务街道”。

冬至暖心一幕:流动爱心服务车为工地工人送上热腾腾的饺子,驱散严寒  第2张

工友们无需长途跋涉即可获得多样化服务。例如,办理工资卡,过去可能需请假前往银行,而现在工地即可办理。这些服务均为无偿提供,有效满足了工友们多样化的需求。

服务改进机制

项目设立了爱心服务交流群,该群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项目后勤及技术人员代表组成。他们定期搜集服务车辆的使用反馈。随后,每月或每季度将收集到的意见反馈至公司,以便持续优化服务车辆的运行状况及服务质量。

该机制有效保障了服务品质与效率。若先前提供的物品未能满足工人的实际需求,此机制能够进行相应调整。因此,“流动爱心服务车”得以更有效地执行其职责,持续朝向满足工友需求的目标迈进。

项目的重要意义

该项目非同寻常,它被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及《湖北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中。该通道是湖北省与江西省携手共建的省际交通要道。

项目落成后,鄂赣两省的大通道建设将显著提速,有助于完善国家及区域高速公路网络,并提升综合公路服务水平。此举对中部地区的振兴及革命老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项目影响广泛,不仅关乎工程建设的进展,亦与区域发展息息相关。

服务车背后的温暖

项目工会推出的“流动爱心服务车”展现了对其职工深切关怀。该车具备多功能、多元化和多用途的特点。这标志着项目工会积极拓宽服务渠道、发挥职能、履行责任的新举措。

在繁忙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对工友们的日常生活和需求给予关注,这种做法实属难得,值得高度赞扬。此爱心服务车模式是否应在更多项目中普及,引发广泛讨论。欢迎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