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绍兴传来喜讯,基层医疗单位举措显著,让老年人在村中即可购药,家中也能享受类似住院的医疗服务。这一成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有效缓解了老年人就医不便的问题。
预约挂号简便化
基层预约挂号实现创新进展。采用“下沉服务”和“优化流程”策略,乡村预约挂号流程得以简化,且专家号源实行“邻近优先”原则。以绍兴市为例,全市1359家政府管理的村级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实现上级医院号源预约,预约覆盖率达98.19%。在号源回收和基层转诊加号功能上,相关部门正积极推动改革,旨在减轻老年人挂号负担。目前,这些措施已有效帮助更多乡村老人轻松预约号源,免去了抢号的烦恼。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老年人就医问题,并在此方面进行了资源配置的优化。未来,如何提升医疗号源的高效使用率,成为一个亟待探讨的议题。
就医流程高效化
绍兴市为便利老年人就医,实施了“高频场景优先设立”和“服务流程全面畅通”等策略。目前,全市103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实现刷脸就诊,覆盖所有慢性病综合门诊。此举确保了老年人就医时无需烦恼于排队挂号、缴费等复杂环节。
市内已推广的这些成果展现出显著的示范作用。其他区域可参考此模式,以提升老年人就医的满意度。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设备维护和操作人员的熟练度等问题仍需解决。
常用药品易获取
绍兴在常用药品管理上实施了“一镇一清单”制度,并采用“一网二途径”的药品配送模式。这一举措确保了药品供应与需求的精确对接,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用药需求。在全市1224家政府主办的村级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中,依据清单提供的药品服务覆盖面达到了88.44%,同时,“两慢病”用药及长期处方服务已实现全面覆盖。
该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用药难题,然而,针对偏远地区特定药品的配送时效性是否还有提升余地,这一点值得进一步探讨。同时,确保药品目录的及时更新亦是一项关键任务。
家中住院更安心
通过数字化手段支持“智能管床”及院内与家庭“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家庭病床与医院病床的“同质化、标准化”。目前,已有37家设有住院病区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家庭住院“智医管”服务,服务覆盖率为53.62%。而无住院病区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此项服务的覆盖率则为44.12%。
对于那些需要长期休养的长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份巨大的福祉。然而,为确保家中病患能够得到高标准的医疗护理,我们还需在医护人员培训以及医疗设备配置与维护方面投入更多努力。
安宁疗护更人性
绍兴致力于实现安宁疗护的全面覆盖,涵盖病房与家庭两个场景。全市37家设有住院病区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设立安宁疗护病房,其覆盖率达到53.62%。目前,全市共设有151张安宁疗护病床。此举彰显了对生命晚期老人的尊重,确保他们能够有尊严地度过余生。
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迫切需要探讨如何有效培训安宁疗护专业人员。此外,还需关注如何进一步推广安宁疗护的理念,让更多普通民众了解并接受。
可持续发展展望
市卫健委人士指出,老年人健康服务领域仍将受到高度关注。他们承诺将坚持“人民健康至上”的原则,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考虑如何更高效地整合资源,以及如何应对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新挑战。
绍兴的做法是否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期待各方留言、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