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淮北市公安局发布的一则公告引起了公众关注。在岁末年初之际,该局紧跟公安部及安徽省公安厅的指导,全力推进“冬季行动”。同时,针对群众身边的问题开展整治,他们鼓励市民积极提供“食药环知森”领域的违法线索。此举对于维护市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征集背景
岁末年初,社会治安维稳工作显得尤为关键。淮北公安遵照上级统一部署,全力推进“冬季行动”。在这个关键时期,强化对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至关重要。同时,结合全市对群众身边问题的集中整治,淮北公安将关注焦点置于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药环知森”领域。这些领域的违法行为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安全感受。这些举措反映出对民众安全和健康的深切关怀。在此期间,公众提供违法犯罪线索,即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体现。
市民的参与在“食药环知森”领域的治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由于警力有限,民众对周边环境更为熟悉。自“冬季行动”启动以来,尽管在其他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针对“食药环知森”领域的打击力度仍需提升。市民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弥补执法力量的不足。
涉环保类犯罪线索
依托“昆仑”区域会战一号行动,行动重点聚焦于危险废物处理。在淮北部分地区,若发现单位违规排放或倾倒危险废物,诸如未处理的化工废弃物等,将导致环境污染,此类违法行为系公安部门打击的重点。同时,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而进行收集、储存等活动的行为亦被禁止。2022年,某企业因非法处理危险废物而遭受20万元罚款,此案例对相关企业起到警示作用,提醒他们切勿逾矩。
部分工业企业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上存在违法行为,例如某些小型工厂将生产废料随意弃置于荒地或河道周边。此类做法不仅损害了周边生态环境,也可能对居民健康构成威胁。目前,淮北地区工业固体废物的妥善处理率约为80%,尚有提升潜力。
涉农业和生态类犯罪线索
冬春季节,农业的耕种和储备至关重要。若农资市场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将极大影响农民的种植活动。例如,假冒化肥可能导致农作物产量显著下降。历史案例显示,有农户因购买假农药而遭受植物病害和死亡,损失巨大。此外,野生动物保护同样不容忽视。在淮北地区的湿地和山区,众多候鸟和其他野生动物在此栖息。非法狩猎和捕捞活动时有发生,对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构成威胁,破坏生态平衡。据统计,去年查处了3起非法狩猎案件。
耕地被非法占用和破坏现象不容忽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部分企业为追求私利,违规占用耕地进行建设,这一行为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淮北地区的耕地资源原本就稀缺,相关部门必须强化监管措施。
涉民生产品类犯罪线索
民众生命及生产生活安全所依赖的产品绝不允许掺假。例如,假冒伪劣的燃气设备可能引发燃气泄漏等安全隐患。淮北市区曾发生燃气安全事故,调查结果显示,事故原因在于使用了不合格的燃气设备。此外,不合格的家用电器、电动自行车等亦存在严重风险。过去,消费者购买的电动自行车电池甚至发生了爆炸伤人事件。在消防设备领域,更需保证其质量,因为劣质消防设备在火灾中无法发挥应有作用。近年来,淮北地区已查获近10起涉及生产销售伪劣民生产品的案件。
年末年初的“两节”期间,食品消费进入高峰。电商平台、网络直播以及重点区域成为假劣食品销售的风险区域。在学校周边、养老机构附近以及农村集市等地,存在销售假劣粮油、肉蛋奶、果蔬和酒水饮料等问题。农村小卖部中售卖过期食品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些现象对市民,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根据消费投诉数据,每年食品问题投诉占投诉总数的约30%,打击食品犯罪行为迫在眉睫。
药品安全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特别是老年人群、女性、儿童以及患有重大疾病、慢性疾病或特殊疾病的患者,其安全需求尤为迫切。非法制造和销售药品带来的危害极其严重。例如,某些假冒药品声称能够治疗慢性疾病,但实际上并无疗效,甚至可能耽误患者治疗时机,加剧病情。在淮北地区的偏远地带,存在不法分子贩卖假药,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此,我们向广大读者提问,您周围是否遭遇过类似的违法活动?我们期待您对本文给予点赞与转发,并热切希望您能积极提供相关线索,携手保护我们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