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羽绒服竟是假货?寒冬购物陷阱揭秘,你中招了吗?  第1张

近日,有位银川的妈妈花 99 元给孩子买了一件羽绒服。这件羽绒服竟然不含羽绒。此事件充分展现出在商场购物时存在的风险。消费旺季阶段,羽绒服质量问题令人担忧。消费者权益如何得到保障,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焦点问题。

顾客遇坑事件

12 月 17 日,银川市民张女士在当地商场花 99 元买了一件儿童羽绒服。回家后拆开查看,里面没羽绒。张女士认为自己被骗,随即拨打宁夏日报新闻热线 18909599991反映情况。此事件曝光后,众多有孩子的家长予以关注,大家都在担心自己是否会买到此类伪劣产品。诚信交易本应是商场遵循的准则,如今却出现了这种欺骗消费者的现象。

在市场里,类似情况并不罕见。有部分不良商家,他们只把目光集中在眼前利益,完全不顾商业道德。他们借助假羽绒服欺骗消费者,尤其是孩子,因为孩子体质较弱,需真正羽绒保暖,而他们的这种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市场监管者发声

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的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接受了采访。寒冬来临后,羽绒服的需求呈现出增加的态势,而假冒伪劣的羽绒服的数量也增多了。据相关方面介绍,羽绒造假一般会采用掺加飞丝等方式。由于飞丝的保暖性能不佳,并且那些未经过正规生产以及消毒处理的飞丝等物质会引发皮肤方面的疾病以及呼吸道方面的疾病。这种情况对消费者的健康,尤其是儿童的健康形成了威胁。

10 月开始后,在全区范围内,12315 平台收到了 64 件羽绒服相关投诉。去年同期相比,此数量增长了 20%。这一数据既展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展现了问题的普遍性。同时,它还反映出当前市场在羽绒服销售方面存在诸多漏洞,急需加强管理。

消费投诉问题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商品未标注填充物材质,商品未标注充绒量等状况。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消费者在选购时无法获取准确信息。就好像在黑暗环境中摸索一样,消费者容易被商家误导。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时缺乏相关知识。商家利用这一情况,在商品标注上实施偷换概念的行为。比如有些羽绒服实际上是棉服,却以羽绒服的名义进行销售。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知晓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也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则。

选购小贴士

选购合格的羽绒制品有相应的方法。其一,要进行查看操作,查看吊牌或者水洗标签,看产品名称里是否有“羽绒”这两个字,还要看是否标明了执行标准等关键信息。其二,要进行按压动作,若按压后回弹缓慢或者根本不回弹,那就说明羽绒质量可能不太好。其三,要进行比价行为,需要考虑价格是否合理。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发布消息称,有一件羽绒服,其含 90%白鸭绒,重量为 200g。仅鸭绒的成本就在 84 至 110 元之间。此成本未包含其他成本。若价格过低,就极可能存在问题。这样能帮助消费者避免踏入低价陷阱,进而选到合格产品。

后续处理结果

12 月 17 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厅传来消息。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核查处理后,商家为张女士办理了退货退款事宜。此结果让张女士得到了一个交代,同时也体现出市场监管部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态度。

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处理问题,这对保障消费者权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他们的介入,消费者就只能独自承担损失,同时假劣产品会更加横行无忌。

呼吁消费者警惕

消费者自身要提升警惕。在购买羽绒服时,应通过正规途径,比如品牌的实体店铺或者线上的旗舰店。不要被低价误导,尤其在给孩子购买羽绒服时。

大家在购买羽绒服时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希望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给它点赞并且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怎样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