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之南实验学校,举办了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政活动。该活动名为“我是追梦人”之《新华思政学堂》的“六水共治”防洪排涝主题思政活动。活动不仅与当地防洪排涝工作紧密相连,而且对孩子们的思政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活动现场专辑播放

海南防洪排涝大揭秘:中小学生如何助力六水共治攻坚战?  第1张

12月17日,保亭海之南实验学校举办活动,播放了专辑。该专辑由海南省“六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共同制作,名为《新华思政学堂》“六水共治”之防洪排涝篇。专辑内容丰富,分为“洪水形成”、“灾害影响”、“海南成果”和“全民防护”四个部分。采用中小学生喜爱的融媒体视频形式,便于知识吸收。视频内容直观多样,让孩子们深刻理解防洪排涝知识。此举为学校课程和普及意识提供了优质教材。在洪水灾害频发的背景下,这种教育方式尤为重要。

引导孩子参与宣传

专辑以其出色的展示手法和充实的内容,有效引导了孩子们。位于海南保亭的海之南实验学校的学子们,通过观看该专辑,获得了积极的影响。他们被激发去主动参与防洪排涝的宣传活动中。这一举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们展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广泛的传播力。在学校内部,他们能与同学分享相关知识;在家庭中,他们亦能促使家长关注防洪排涝。这成为海南推进“六水共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通过孩子们的参与,更多人得以认识到防洪排涝的重要性,从而在个体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中营造出一种保护水资源的环境。

海南防洪排涝大揭秘:中小学生如何助力六水共治攻坚战?  第2张

教师谈深远影响

熊晶亮老师在活动结束后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同学们在节目后有了显著的情感共鸣。大家普遍感受到了“六水共治”工程带来的重大影响。尤其在海南今年遭遇多场台风,损失惨重的情况下,这更加凸显了防洪排涝的重要性。在这种亲身经历的背景下,学生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作为教育一线工作者,熊老师的观察显示,节目对孩子们的思想认识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促使孩子们在日常行为中更加注重水资源保护和防灾减灾。

学生印象深刻之处

保亭海之南实验学校七年级二班学生王苏扬对节目内容有着深刻的个人体会。节目中的多个方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治水工作者的辛勤和敬业精神,通过他们繁忙的工作日程和风雨无阻的岗位坚守可见一斑。节目中展示的先进技术应用,如更科学的治水设施和创新的治理方法,如新型的排水系统,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王苏扬从节目中认识到,环保并非只是少数人或特定机构的责任。他深刻认识到,环保是每个公民应承担的义务。他呼吁大家珍惜每一滴水,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这一态度表明,该节目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华思政学堂》概况

《新华思政学堂》非同寻常,系新华社倾力打造的多内容融合的周播视频节目。该节目融合了德育、思政、时事、爱国主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多个关键教育领域。节目已实现全国覆盖,触及14万所中小学。观览量方面,每周吸引逾亿师生关注。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节目的广泛影响力。它正逐渐成为学校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关键资源,并在各地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号召互动

涝区居民,您是否曾目睹过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政教育活动?若您对此有所体验或看法,请至评论区留言交流。同时,期待您对本文给予点赞与转发,以便让更多人关注思政教育及防洪排涝等关键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