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上海市面新出现了一种名为“宝宝巴士”的迷你公交车。该车型设计独特,颇受关注,然而其引发的讨论也颇多。一方面,人们对其可爱的外观表示喜爱;另一方面,有人对其座位数量有限、空间狭小,以及无法满足运输需求的现状表示不满。这一事件迅速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宝宝巴士真的能满足早高峰需求吗?记者亲身体验揭秘真相  第1张

出现背景

宝宝巴士真的能满足早高峰需求吗?记者亲身体验揭秘真相  第2张

宝宝巴士真的能满足早高峰需求吗?记者亲身体验揭秘真相  第3张

小型公交车的问世并非意外。上海轨道交通近年的快速发展导致地面公交线路客流量持续减少。据数据显示,浦东公交今年日均运送乘客达62万人次,这一数字较2019年减少了超过一半。为了削减运营成本并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小型公交车适时推出,并于今年5月投入运营。这些小巧的公交车在上海街头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观。不过,它们是否真的能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目前尚无定论。

宝宝巴士真的能满足早高峰需求吗?记者亲身体验揭秘真相  第4张

实地体验

宝宝巴士真的能满足早高峰需求吗?记者亲身体验揭秘真相  第5张

12月13日上午8时左右,记者在龙门路淮海中路公交站乘坐了42路小型公交车,目的地为宜山北路虹桥路站。与标准10米长公交车相比,该小型公交车内部空间较小,仅设有12个座位。在淮海中路思南路站,上车约10名乘客后,车内几乎满座。然而,车辆驶出淮海中路后,乘客数量逐渐减少,大部分时间车内有空余座位,整个早高峰时段乘客数量不超过30人。司机表示,该线路乘客流量本就偏低,高峰时段增加了班次密度,发车间隔控制在10分钟以内,小型公交车足以满足运输需求。

12月12日傍晚六时左右,记者抵达陆家嘴西路滨江大道的公交站点,准备乘坐82路小型公交。然而,该线路已不再使用小型车辆。司机解释称,因乘客反映早晚高峰时段拥挤,故已更换为常规车型。记者体验了常规车型,发现晚高峰时段同样拥挤。这一现象显示,82路作为客流量较大的线路,确实不适宜使用小型公交车。

乘客看法

宝宝巴士真的能满足早高峰需求吗?记者亲身体验揭秘真相  第6张

小型公交车乘客意见分歧。自82路恢复常规车型以来,部分乘客反映,过去乘坐小型公交常遇拥挤,座位不足,使用不便,公共交通应优先满足出行需求而非单纯追求外观。然而,另一些乘客则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小型公交造型可爱,适合非高峰时段使用,且可通过增加班次、分时段运营等措施提升其利用率,使小公交能更频繁地穿梭于街巷。这一现象反映出乘客对公共交通需求存在显著差异。

运营策略

自小型公交车投入服务后,运营方实施了两种车型交替运行的策略,并多次通过调整时段和线路进行优化。年末将至,车辆更新需求增多。浦东公交业务部经理辛雪强指出,他们将持续监控客流动态,确保运输能力与客流量相协调,增强公交微循环的服务效能。这一运营策略的调整反映出运营方持续寻求一种平衡,旨在既能充分利用小型公交车的优势,同时也能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运力适配性

宝宝巴士真的能满足早高峰需求吗?记者亲身体验揭秘真相  第7张

根据实际体验和运营数据分析,对于客流量较少的线路,如42路,小型公交车的运力足以适应。运营方通过增加班次密度,即便座位有限,也能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然而,对于客流量较大的线路,如82路,小型公交车则无法满足需求。这一现象提示运营者在车辆配置上需依据各线路的实际客流量进行合理调整,避免统一标准。

发展展望

小型公交车虽在部分线路面临不被看好之境,但其价值依旧不容忽视。在地面公交客流因轨道交通发展而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小型公交车在成本控制和道路资源利用上仍具优势。展望未来,若运营方能依据客流变化灵活调整车辆配置和运营策略,小型公交车有望更有效地补充公共交通服务。

宝宝巴士真的能满足早高峰需求吗?记者亲身体验揭秘真相  第8张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持续进步,探讨如何改进这类存在争议的交通工具的运营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您对此有何见解?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