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2号线西延段即将开通,参与建设的各方人员正全力投入其中。众多建设者犹如繁星,照亮了这条新线的开通之路。
陈旭昶挑起调试大梁
陈旭昶担任2号线西延段调试组组长,此前参与了3号线北段的工程建设。在2号线西延段建设的关键时刻,他毅然决然地投身一线。面对调试工作的紧迫性、繁重任务以及众多待解难题,他带领团队严格执行标准,提供有力保障。他每日随车进行调试,细致梳理安全问题,并深入分析,将过往经验与新技术特点融合,绘制风险点图示,显著提升了行车安全。
陈旭昶展现了敢于担当的工作精神,这对于新线调试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他明白,新线调试任务繁重,地铁的正常运营关系到众多市民的出行安全。因此,他几乎每天都在紧张而有序的调试工作中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
陈惟斌成为车站螺丝钉
陈惟斌,站务部成员,担任四川路(轮渡)站值班员,在获悉地铁2号线西延段建设信息后,主动表达参与意愿。面对演练中的问题,他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制定并执行了规范化的演练标准,同时帮助其他站点熟悉演练流程。在新建线路车站,他辛勤付出,犹如一枚坚守岗位的螺丝钉。
他的努力确保了车站未来运营的顺畅。他注重每一个环节,在新建车站中主动解决各类问题。在协调下,众多员工得以更高效地适应新岗位,为地铁的平稳开通和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刘阳化身技术通高效测试
刘阳,一位被誉为“技术通”的新线车辆操作者,在2号线西延段的乘客信息显示系统测试阶段,运用有限的资源对新的程序功能进行了测试。他针对列车运行的具体线路,制定了全面的测试方案,此举显著提升了测试的效率和精确度。
刘阳在系统程序调试阶段展现了极高的细致度。他精心梳理了14个测试场景,并对这些场景进行了超过20次的测试,全面覆盖了所有测试项目。这一举措不仅保证了测试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还制定出了最佳的测试方案,对整个工程的进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韩冠成甘为信号连接器
韩冠成,通号维保部通信正线一工班的班长,是新线信号的重要“连接者”。他主动服务于建设现场,协助进行摄像机安装,确保通信系统运行无阻。为了掌握设备情况,他穿梭于多个关键地点,包括机房、区间和隧道。
他与技术人员协作,对参建问题进行梳理,绘制了设备台账图,并总结了线路经验。在此基础上,他们制定了设备安装标准及走线规范。这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工作,确保了新线信号设备的高效连接。
2号线西延段的基本情况
2号线西延线总长为3.84公里,包含国际邮轮港站、小港站以及四川路(轮渡)站等三座站点。此线路与已投入使用的2号线一期泰山路站相接。线路开通后,青岛地铁网络的总长度将增至352公里。
新线路的开通显著改善了周边居民的出行条件,其站点布局经过周密设计,覆盖了更多人流密集区域。此举对于增强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效能具有深远影响。
众多建设者的意义
投身于地铁2号线西延段建设的工作人员,堪称城市交通发展背后的无名英雄。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扮演着关键角色,陈旭昶在调试车辆中忙碌,陈惟斌在车站接待旅客,刘阳负责设备测试,韩冠成则在角落里连接信号设备。
地铁2号线西延段的顺利开通,得益于他们的辛勤努力,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他们的贡献理应得到赞扬与尊敬。对此,我们向广大读者提问:在城市地铁建设中,哪个环节的工作人员最让您敬佩?欢迎踊跃评论、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