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民族中学一楼综合楼及校礼堂举办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活动融合了成果展示、文艺演出及法治教育课程,亮点纷呈。该活动吸引了众多关注,体现了边境地区多部门协作,致力于未成年人保护和法治宣传的积极态度。
成果展亮点多
民族中学综合楼一楼举办的原创普法成果展览成为活动焦点。该展览分为九个部分,其中“感恩护蕾,宪法铭记于心”部分备受瞩目。参展作品均由师生以“沧江护蕾”为主题创作而成。每一件作品都象征着法治的种子。例如,南源小学学生鲍明创作的感谢信给民警,还有学生通过手绘作品,用简洁的文字和生动的画面,传达对法治的感悟。
勐董边境派出所社区民警担任法治副校长,与学生共同为成果展进行解说。展览现场增添了趣味性,展桌上展示的文具、笔记本以及“警察小熊”玩偶等法治主题产品吸引了众多目光,同时也让参观者体会到法治的贴近生活。
汇演精彩纷呈
学校礼堂举办的普法汇演吸引了众多关注。活动以歌舞情景剧《依法治国就是好》为开场,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县法院推出的原创快板《利剑护蕾佤乡护花开》以及支队干警张杰和俸缘的原创歌曲《守护》和改编歌曲《如愿》等节目,寓教于乐,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这些节目内容浅显易懂,巧妙地将法律知识融入其中。
王发,被誉为“背篓网球少年”,其录制的普法励志视频一经播放,便迅速激发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同时,“军赛铁拳”警民乐队演绎的歌曲更是使得现场氛围更加热烈,观众们纷纷加入合唱。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这些法治文艺节目有效地将法律知识传递给了观众。
法治课堂生动
勐董边境派出所民警屈阳在校园礼堂的法治讲座同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屈阳民警针对学生群体中常见的法律知识进行了精心准备。讲座中,他安排了互动问答环节,并设置了奖品,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参与的热情。现场,学生们纷纷举手抢答,整个礼堂洋溢着活跃的气氛。
该法治课堂具有重大影响,不仅向学生普及了法律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播下了法治的种子。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对法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吸收法律知识。
活动意义深远
沧源边境管理大队在“利剑护蕾”行动中实施了此次普法活动。该活动着重于未成年人保护和校园安全建设。这些举措旨在提升各单位间的沟通协作,并增强在未成年人保护及校园安全创建方面的合作效能。
边境地区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营造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方面,呈现了这一缩影。通过多部门联合举办的普法活动,有效整合了各类资源,拓宽了影响力,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法治知识教育,进而对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具有长远影响。
数据彰显成效
自“利剑护蕾”行动启动后,沧源边境管理大队与多个部门合作,成效斐然。已举办120余场以反对校园欺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题的法治教育活动,这一数量反映了相关部门将法治教育引入校园的坚定意愿。此外,该队还针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90余次集中整治,有效提升了校园周边的安全状况。
警校联合护学岗执行了超过500次任务,确保了学生出行安全。同时,发放了5.8万份宣传资料,广泛传播法律知识。此举使6万余师生受益。这些数据反映了行动的全面性和无遗漏,有力地将“同心共护佤山少年”融入“有一种幸福在沧源”的整体品牌体系中。
未来任重道远
尽管已取得显著成效,未成年人保护及平安校园建设领域仍需不懈努力。边境地区每个孩子均承载着希望与未来,若提升该地区法治水平,相关工作须持续加强。
沧源边境管理大队未来将联合相关部门,借助本次活动的契机,不懈寻求创新的方法与途径,加大资源投入,不断深化类似活动的开展。通过此举,有望在未成年人保护和校园安全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更高标准的平安边境环境,确保佤山地区的青少年在法治保障下健康成长。
您是否对这类法律普及活动抱有热切期待?我们诚挚邀请您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