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银行业年会揭秘:如何在低息差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1张

近期,在深圳举行了一场备受关注的金融活动——“2024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与“2024中国银行业年会”。证券时报的记者马传茂对此进行了新闻报道。该活动主要关注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其中,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周宁人的发言引发了广泛关注。

中国银行业资产增速预测

周宁人在年会中预测,未来十年我国银行业的资产增长速度预计将维持在10%或以下。这一预测具有显著价值。它揭示了银行业发展的一个走向,可能对众多从业者及投资者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银行业务模式中,净利息收入占比较高。但受中长期利率环境影响,净息差正逐步减少,这是银行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脱离路径依赖的必要性

周宁人指出,在低息差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银行亟需进行改革。以往依赖的高增长策略、规模扩张和粗放型经营模式已不再有效。这种依赖旧有模式的做法将限制银行业的进步。当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客户需求多样化,若银行继续沿用陈旧的经营理念,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追求α增长战略

在经济增速放缓及业绩表现不一的背景下,传统的“β增长”模式已不再适用。周宁人指出,中国银行业应转向追求“α增长”策略。这种增长模式旨在实现超越市场水平的增长,通过持续和系统化的价值增值来提升相对收益。当前,众多银行正遭遇业绩提升的障碍,“α增长”战略为它们提供了创新的发展路径。

银行胜出的五大关键

战略的明确性至关重要。银行不应随意模仿他人,而应将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例如,某知名银行曾业务广泛,但重新聚焦核心业务后,其竞争力显著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同样不可或缺。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创新驱动”的理念亦不容忽视,银行正从资本导向向新增长模式转变。众多银行正积极迈向数字金融领域。

全面风险管理不可忽视

周宁人突出指出风险控制对于银行业务的至关重要性。在银行业务中,风险扮演着核心角色。无论是治理体系还是文化观念,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都是必不可少的。历史上,不少银行因风险管理不足而遭遇了危机。为了保障银行的稳健运行,我们必须加强全方位的风险管理。

通过变革做强内生能力

总结性发言至关重要。周宁人指出,仅靠小规模变动难以跻身行业前沿,而大胆的改革则是可行的路径。只有通过改革持续提升自身实力,银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众多中小银行正遭遇发展难题,它们必须作出选择:是固守旧规,还是积极寻求变革。

中国银行业在实施战略转型过程中,可能遭遇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敬请各位在评论区发表见解,参与讨论。同时,对本文的点赞与转发有助于更多人了解银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