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站大变身!未来高铁站将无缝衔接,候车大厅直通长江美景,规模扩大三倍  第1张

重庆站改造扩建项目备受瞩目。目前工程进展备受关注,而未来的宏伟蓝图亦牵动着市民出行和重庆交通布局的变迁。

工程进入设计后期

12月12日,重庆举行了中国地方铁路协会站城融合发展分会的成立大会,会上公布了一条最新动态。重庆火车站的改扩建项目已进入设计阶段的后半程。此举意味着该工程向最终完成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重庆市民而言,新火车站的落成预示着出行将更加便捷高效。目前,该工程正按计划稳步进行。这一项目承载着公众对优化城市交通枢纽的强烈期待,其每一步进展都受到广泛关注。

社会进步促使公众对出行质量提出更高期望。重庆火车站的改造与扩建项目,依据现代交通枢纽的设计理念进行,预计将显著改善旅客的出行感受,这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站房规模大幅增大

重庆新建的火车站站房规模颇为宏大。其设计面积达到了原规模的3倍,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此规模足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客流量。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的设计总负责人张文磊指出,该新站在重庆的对外交通网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新站场占地2场,共设7台14线,内部精细划分为渝湘场5台10线与成渝场2台4线。这样的布局能有效确保高铁及其他列车的高效运行。车站可容纳最高6500人同时聚集,旅客年发送量预计将远超2621万人。这些具体数据充分展示了新站场在功能性和设计前瞻性方面的优势。

新道路与轨道交通引入

重庆站周边的交通状况有待提升,尤其是菜袁路作为城市主要道路,通行条件不佳。为此,新提出的交通优化方案独具匠心。该方案计划在重庆站用地北侧新辟一条道路,使之成为车站的主要出入通道。此举将显著优化车站周边的交通流量分布。

新建道路的同时,计划接入18号、26号、27号三条地铁线路。这一综合交通网络优化,有效增强了重庆站与市区的连接强度和效率。无论市民还是游客,出行体验都将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多向进站方案

相较于改造前的单向进站模式,重庆站的新设计实现了显著的提升。它采用了“北向为主,东西南向为辅”的四向进站策略。旅客现在拥有更多进出站的选项。这种设计显著增强了车站的总体疏散和人流引导能力。

旅客无论进出车站,均能迅速办理手续。此举旨在消除以往单一进站口导致的旅客拥堵现象。采用多通道进站策略,有效分散客流,显著提升了车站的运营效率。

智能车站特色

新重庆站的设计融入了众多智能化特色,成为一大显著特点。该站计划建设成为城市交通枢纽中心,即城市交通中心CTC(智慧调度系统)。借助这一系统,旅客能够便捷地快速通行车站。此外,它还有效解决了传统进站方式中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

此外,将建设一个智能信息枢纽管理平台。依托该平台,将实现智能列车显示屏、智能公告系统、智能服务指引、智能导航以及智能动态标识等功能。这些服务将显著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带来前所未有的舒适与效率。

山水站城融合特色

新重庆站凭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凸显其独特风格。该站址北依鹅岭,南望长江,因此对站城一体化提出了更高标准。车站需与周边环境同步进行优化和提升。新站的设计理念是将自然山水与城市车站完美融合。

旅客可在候车大厅近距离欣赏长江风光。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该车站,不仅扮演着交通枢纽的角色,还肩负着承载历史记忆和彰显重庆山水特色的新地标使命。这一举措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尊重自然、历史与人文价值的积极态度。

新重庆站落成后,预计将如何作用于重庆旅游业的增长?欢迎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同时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展开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