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进入冬季,这一现象被视为一个关键时期。人们普遍关注,入冬后天气将如何演变?气温将降至何种水平?这些问题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
上海入冬情况
自12月8日起,上海地区连续四天平均气温均未超过10℃,12月12日气温同样未达标。据此,气象意义上的冬季已正式来临。对比历史数据,上海在1991至2020年间平均入冬时间为12月5日,而今年入冬时间稍有推迟。这一现象显示出今年入冬的步伐与往年存在差异。
上海的四季更替各有其特色。在气象学上,秋季通常持续61天,成为全年最短的季节之一。今年,上海于10月2日提前进入秋季,12月8日则稍晚进入冬季,整个秋季长达67天,这一现象揭示了季节长度的不稳定性。
当下天气状况
12月12日,上海地区的降雨活动宣告结束。清晨,阳光得以短暂照耀,然而,此后整个白天天气转阴。气温虽有所回升,但全市最高气温仅达到约11摄氏度,同时空气相对湿度超过60%。当天的天气状况较为复杂,阳光在短暂亮相后,很快又被阴霾所笼罩。
在多种气候条件更迭的影响下,此类天气状况对民众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气温偏低且空气湿度较大,使得市民体感温度降低,外出时需添衣保暖。
即将到来的冷空气
本周六,一股冷空气抵达上海,使得初冬的上海气温进一步降低。自12月13日中午起,这股冷空气开始对上海产生影响,天空中的阴云逐渐消散,西北风逐渐增强,气温也随之下降。13日的气温范围在6至10摄氏度之间。从中午开始,西北风达到4至5级,阵风可达6级,而沿江沿海地区的风力则达到6级,阵风7至8级。
随着冷空气的侵袭,湿度和气温同时发生变化。相对湿度显著下降,从原先的90%降至60%。此变化使得下班或放学时的气温感觉更加寒冷。因此,市民需采取相应的防风保暖措施,比如穿着厚实的棉衣,并佩戴围巾和帽子等。
周末的寒冷进一步加剧
周六,气温将维持在7℃以下。周日早晨,气温将降至最低点,市区温度预计在2℃左右。众多郊区气温将低于冰点,崇明、青浦、金山等区域可能降至零下4℃至零下3℃,出现薄冰或结冰现象。周末市民外出需特别注意路面可能结冰导致的滑倒风险。
本周末气温将显著下降。居住在城郊的居民需提前加强保暖措施,例如为自来水管道添加保温层,以抵御严寒天气。
下周的天气走向
下周,受西北方向干冷气流的持续影响,天气将保持晴朗或多云。气温虽有望上升至约11摄氏度,但早晚的寒冷感依然显著。由于早晚温差较大,市民需根据不同时间段适时调整穿着,早晨应穿着保暖衣物,而随着中午气温的升高,则可适当减少衣物。
干燥的空气成为一大困扰,居民们需要增加水分摄入以保持身体湿润。此外,干燥气候更易导致火灾等灾害的发生,公众在使用火源、电力和燃气时必须谨慎,以避免意外事故。
多股冷空气影响
上海近期将经历三股冷空气的接连影响,持续时间较长,气温显著下降。特别是在20日左右,还将有一股新的冷空气加入。虽然冬季上海常受冷空气影响,但持续的低温仍需居民提高警惕。
您是否已充分准备迎接严寒的挑战?敬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不妨点赞及转发此篇文章,以使更多人了解上海当前严寒的天气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