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时常可见一些普通却崇高的人物。例如,行知中学的保安老陶,他将看似微不足道的修补工作视作爱的奉献,这无疑为人们带来了温暖和敬意。

60岁保安老陶的暖心兼职:3年免费缝补学生衣物,家长感动称他为田螺师傅  第1张

免费缝补校服

60岁保安老陶的暖心兼职:3年免费缝补学生衣物,家长感动称他为田螺师傅  第2张

在过去三年间,老陶始终低调地为学生提供帮助。无论学生交来怎样的破旧校服,他都能巧妙地修复。保安室里,他摆放着缝纫机等工具,形成了一个微型的工作室。当学生带着校服,如口袋脱线或裤子破洞,老陶会立即戴上老花镜,开始缝补,且从不收取任何费用,连所需材料费也是自己承担。这对那些校服易损的家庭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保安工作之余,老陶会进行这些缝补活动,这已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的无私奉献令人感动。

在老陶出现之前,学生们的校服一旦损坏,众多家长不得不再次购买,这不仅花费了金钱,也浪费了时间。如今,老陶已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义务修伞

60岁保安老陶的暖心兼职:3年免费缝补学生衣物,家长感动称他为田螺师傅  第3张

老陶的善行远不止这些。他频繁地回收损坏的雨伞并加以修复。在一场大雨中,他迅速从保安室取出多把已修复的伞,分发给那些无伞的家长。这些伞都是他平日里捡回的,并在闲暇时完成的修理工作。老陶通过将废弃物品再利用,帮助他人,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他看来,这些行为可能只是小事一桩,但对于得到帮助的家长和学生而言,却是难能可贵的善意与关爱。

工作背景助力善举

老陶曾在服装行业工作多年,虽不擅长设计,但对缝补一类的活计却十分熟练。这一技能为他在校期间从事缝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保安工作主要集中在学生上学和放学的高峰时段,而在其他时间,老陶便可以从事这些缝补的兼职。他视此为利用闲暇时间行善的机会,认为这是一件轻松易行的小事,并未觉得有何特别。然而,这种愿意伸出援手、助人为乐的想法,却显得尤为珍贵。

善举的传播和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普遍了解到“后门那位负责保安的大叔擅长修补校服”的信息。因此,当他们的校服破损时,不再轻易丢弃,而是寻求老陶的帮助。老陶的善行在校园内逐渐传开。他的行为不仅改变了学生们对衣物的态度,从过去的随意浪费转变为意识到衣物可以修补后继续使用。在当前这个消费至上的社会,这种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

进一步的奉献设想

今年年初,老陶计划将自家缝纫机移至保安室,以此腾出空间,以便为更多寻求缝补服务的人提供便利,进而拓宽其免费服务的覆盖面。这一计划充分反映了老陶持续奉献的意愿。老陶此举不仅限于修补衣物、雨伞等物品,更意在向学生传达一种严谨生活的态度。学校领导对此表示高度赞赏,工会教师亦深受其乐观精神感染,甚至提议让老陶在劳动实践课程中向学生传授这种生活态度。

60岁保安老陶的暖心兼职:3年免费缝补学生衣物,家长感动称他为田螺师傅  第4张

平凡中的伟大

老陶,一位朴实的劳动者,常言这些只是微不足道之事。然而,他所从事的虽是细微的工作,其价值却不容小觑。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他慷慨地牺牲个人闲暇时光,为他人提供帮助。他的热情与无私奉献,实为值得尊敬。他的行为,成为了学校里一道温馨的风景。这不禁引发我们思考:在我们身边,是否还有许多默默奉献、常被忽视的普通人?我们应当将这份温暖与感动传递开来,并对老陶这样的好人给予肯定。

60岁保安老陶的暖心兼职:3年免费缝补学生衣物,家长感动称他为田螺师傅  第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