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奉献精神常常触动人心。在湛河区开源路小学,一名英语教师朱文柯因右脚受伤行动受限,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岗位,坚持授课。这一感人事迹在校内广为流传,成为敬业精神的楷模。
意外受伤心系教学
12月4日晚,朱文柯不幸扭伤右脚踝,疼痛难忍,行动受限。尽管如此,她心中仍挂念学生的课程。仅休了两日,再加上周末休息,她竭力恢复。医生为其右脚装配了护具,她便急切期盼重返课堂。她所教授的是毕业班,课程进度不容拖延。对学生学业,她始终视为首要任务。
朱文柯所展现的敬业精神,反映了众多教师共有的心态。他们普遍将学生的利益置于首位,将个人痛苦置于次要位置。在教师群体中,学生的发展被视为他们肩负的重任,这份责任使得朱文柯即便受伤,也始终心系正常授课。
领导同事关心
校领导同样对朱文柯表示了关注,教师们也乐意为她代课。不过,每位教师的教学负担都相当沉重。朱文柯对此心知肚明,她不愿因自身受伤而让其他教师承受额外压力,她坚信自己能够坚持,因此不愿给他人添麻烦。这种态度展现了她的仁慈与责任感。在集体中,成员间相互体谅、相互关照,同时亦考虑到整体利益。朱文柯正是这种团队精神中个人责任感的典范。
观察到同事们面临的教学压力较大,她选择主动承担挑战。她的坚定立场体现了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敬意,她不愿轻易因伤病而放弃教育使命。
学生的感动与回报
12月11日上午10时左右,朱文柯老师拄着拐杖步向六班教室。学生们见到受伤却仍坚持教学的朱老师,纷纷起立鼓掌。这份出自内心的敬意与喜爱,让人深受感动。学生们自发地协助朱老师携带教材,搀扶她行走,更有同学为她搬来座椅,希望她能坐下授课。
教师倾注全力,学生得以深切体会其关爱与职业精神。六班学子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回馈朱文柯老师。他们勤奋学习,积极配合教学,以实际行动向朱老师表达对辛劳的感同身受。感恩之心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课堂上的坚持
朱文柯即便遭受伤害,对教学工作依然严谨认真。她佩戴扩音设备,精心准备课程。在课堂上,她不懈努力,力求课程生动有趣,与学生共同参与英语歌曲演唱和观看英语动画,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管身体不便,她仍坚持站立授课,认为这样做更有助于与学生的互动。她通过声音和表情等手段,竭力感染每一位学生。
尽管她的右脚肿胀且疼痛难忍,然而一站上讲台,她便将病痛抛诸脑后。这体现了她非凡的意志力,同时也昭示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深切热爱。她对待每一节课都倾注了满腔热情,这种敬业精神值得高度赞扬。
大家的敬佩
朱文柯的感人事迹在学校内部引起了广泛关注。副校长王显梅赞扬她责任心突出,敬业精神令人钦佩。校长巴曙光指出,朱文柯的行为体现了教师应有的敬业态度和责任担当,赢得了全校师生及家长的赞誉。在校园中,朱文柯的这种精神风貌得到了认可,同时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学生们对朱老师表达了各自的敬意,黄一菲承诺将努力学习英语,减轻朱老师的担忧。孔维宸和其他众多同学也期盼朱老师早日康复,并表示愿意在课余时间为朱老师提供更多帮助。这份尊敬与关怀成为了朱文柯持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敬业精神的传播
朱文柯的行为,不仅是他个人在病痛中坚持授课的举措,也充分展现了教师的职业操守和敬业态度,并广泛传播了这种精神。校园内,这种精神正激励着每一位师生。它教导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肩负起责任与担当;同时也引导学生感悟老师的辛勤付出,激发对学习的热爱。
你是否也被这位敬业教师的形象所触动?欢迎在评论区表达您的感想。若此篇报道引起了您的共鸣,不妨点赞并转发,让更多的人见证这份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