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如同历史长河中的翠绿珍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近期传来一则重大新闻,该消息定会激发所有重视自然文化遗产人士的激动之情。

普查工作已全面完成

2023年9月,江苏正式开展了每五年一度的城市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经过不懈努力,该普查工作现已圆满结束。在此过程中,江苏省各级工作人员倾注心血,共同协作,对省内古树名木及其后备资源进行了详尽的整理与计数。此次普查成果极具价值,所记录的每一棵古树名木均成为绿色的历史见证,且分布范围广泛,遍及江苏省各地。

该成果为城市园林绿化资源的未来保护奠定了基础,未来工作中将成为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为科学规划和保护提供清晰指引,并为古树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古树名木具体数量

江苏省普查结果显示,城市古树名木总数达6201株。其中,古树5798株,名木403株,兼具古树与名木特征的树木有22株。此外,共有古树群28个,城市古树后备资源3990株。这些数字代表了江苏丰富的自然资源,它们遍布全省,从繁华的城市到宁静的乡村,无处不在。

江苏省古树名木资源的概况,通过这些数据的呈现,被精确地勾勒出来。这使我们得以对全省的古树名木资源形成直观而明确的认识。无论是古树总数的规模,还是某一特定类型古树的具体数量,均被一一呈现得十分清晰。

江苏古树名木普查揭秘:6201株绿色瑰宝,500年以上古树竟有192株  第1张

树龄分布状况

全省城市古树名木中,超过500年树龄的树木共有192株,占比3.1%。300至499年树龄的树木有592株,占比9.54%。100至299年树龄的树木数量最多,达到5015株,占比高达80.88%。树龄超过1000年的树木有45株,其中超过1500年的有13株,包括银杏7株、圆柏4株、梧桐1株、槐1株。在宿迁市,树龄最高的梧桐(2220年)和槐(2220年)以及南京市的一株银杏(1800年)均为历史的见证。

江苏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其树龄数据揭示了其悠久的发展历史。这些树木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变迁,聆听了众多历史传奇。

江苏古树名木普查揭秘:6201株绿色瑰宝,500年以上古树竟有192株  第2张

主要树种情况

全省范围内,银杏、圆柏、桂花、龙柏、黄杨、二球悬铃木和榉树等树种在古树名木中数量较多。在这些树种中,银杏、圆柏和桂花数量超过300株。按科属分类,柏科、银杏科、木樨科等11个科中,柏科和银杏科的树种数量均超过1000株。银杏属、刺柏属、木樨属、黄杨属、悬铃木属、榉属等6个属的树种数量达到200株以上,其中银杏属和刺柏属的树种数量更是超过了1000株。

江苏地区的树种分布揭示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及植被长期演变的历史,同时也彰显了这些树种所具备的显著生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

江苏古树名木普查揭秘:6201株绿色瑰宝,500年以上古树竟有192株  第3张

资源丰富的城市排名

普查结果显示,南京在古树名木资源方面位居全国首位,拥有2082株;苏州位列第二,资源量为1603株;无锡则以545株位居第三。这些城市成为古树名木保护的关键区域,其重要性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紧密相连。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这些城市需特别重视对古树名木资源的维护。它们需在促进城市进步的同时,妥善处理城市发展与生态文化保护间的平衡。一方面,确保城市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另一方面,保障古树名木的历史光辉得以传承。

江苏古树名木普查揭秘:6201株绿色瑰宝,500年以上古树竟有192株  第4张

数据信息库价值

江苏省构建了一个城市古树名木及其后备资源的图文数据信息库。该库宛如一座古树名木的虚拟博物馆,但实质上它存储了丰富的数据资料。这一信息库为全省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信息库对于推进科学研究至关重要,同时它还是实施古树名木实时监控和保护策略的重要参考。关于如何更充分地利用这一数据库资源以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各位读者有何见解?欢迎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提出您的观点。

江苏古树名木普查揭秘:6201株绿色瑰宝,500年以上古树竟有192株  第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