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浦东杨高北路双桥路的天桥无障碍电梯虽已建成,但尚未投入使用,这一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电梯自投入使用以来已超过一年,周边居民众多,人流密集,然而电梯的闲置状态严重影响了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的出行。
天桥情况
去年12月,杨高北路改建工程完工并开放交通,同期双桥路的人行天桥亦投入使用。该桥紧邻地铁站,位于繁忙的路口,周围多为住宅区。天桥结构较高,两侧的上下桥阶梯既长又倾斜。这种设计对大多数行人影响不大,但对于行动不便者来说,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他们每次过桥,都必须依靠他人扶持,艰难地攀爬陡峭的阶梯,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确实,对老年群体及残疾人而言,这种状况显得极不公允。他们丧失了顺畅通行的基础权利,面对天桥上无障碍电梯的指示牌,唯有无奈叹息。究其原因,乃是设施未能正常运行。
市民反馈
市民指出,尤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天桥表面湿滑,给行动不便者带来了更大的通行难题。他们常对两侧的无障碍电梯感到困惑和失望,不禁质疑:既然电梯已建,为何未投入使用?这些电梯不应仅被视为摆设。市民期盼电梯能早日投入使用,以方便特殊群体出行,这亦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在他们看来,电梯闲置如同近在咫尺的美食却无法享用,令人倍感煎熬。
管理部门需切实关注困难群体的出行需求,不应仅视工程建设为任务,更应全面考量设施投入使用后的实际状况。
部门答复
相关部门回应称,浦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所建天桥虽已竣工,但尚未通过验收。电梯部分预计将在11月底完成验收,届时将对外开放。这一信息为市民带来了一线希望。不过,公众仍存有疑问与忧虑,对验收为何需时如此之长表示好奇。按照常规流程,从天桥建成至电梯投入使用,是否真的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毕竟,该天桥已投入使用超过一年。
验收周期过长,可能揭示了工程管理上的缺陷或流程上的延误,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在此期间,市民唯有耐心等待。
未按时启用
截至稿件提交时,市民反映该天桥的无障碍电梯尚未投入使用,这加剧了他们的失望情绪。原本抱有期待,如今却感到绝望。情绪经历了从期待到失望,再到愤怒的转变。尽管他们已做好长时间等待的准备,但并未获得预期的改善。这一情况显示出,即便官方有明确的回应和承诺,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可能存在故障或失误。
残疾人及行动受限者面临的问题是,电梯停运意味着他们每日出行受阻。尽管城市在持续发展,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但若已建成的设施无法投入使用,那么这种发展是否仅是表面现象?
民生关注
城市中的无障碍设施反映了其人文关怀和接纳度。这不仅仅是硬件的构建,也折射出社会对残疾人及行动受限人群的态度。例如,若天桥的无障碍电梯无法运作,虽看似小事,实则涉及众多民众的日常生活。在周边,老年人和儿童以及行动不便者众多,若他们无法顺畅地通过桥梁,这可能会干扰他们全天的出行计划。
民生问题虽微,但影响广泛。特殊群体不应因未经验收而长期遭受不便,对民生的关注需迅速得到妥善解决。
持续跟进
目前,“新民帮侬忙”项目承诺将持续跟踪此事,为市民带来希望之光。期待其能切实促进电梯的快速投入使用。此事确实值得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持续的报道有助于对相关部门施加压力,并推动问题的解决。
读者朋友们,您是否遇到过类似情况,即设施虽已建成却尚未投入使用?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并与他人交流。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和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