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合作领域频发欺诈事件,导致信任不断受损。王女士这类满怀合作期望却遭遇诈骗的个案,既引发同情,亦对商业监管提出了严峻警示。
被邀参会
2022年11月16日,王女士接到了一通陌生来电。来电者声称是抖音短视频招商中心的工作人员,并邀请她前往六安参加“数字化经济·短视频直播赋能产业研讨会”。此事件反映出当前存在不法分子冒用知名企业名义诱骗他人参会的情况。众多类似王女士的人士可能因对大平台产生信任而降低警觉。尽管会议地点定在六安,但来电者身份实为虚假。
当前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在此事件中亦有所体现。王女士的电话信息被非法获取,进而遭受了后续的诈骗。同时,对方还借助抖音的高知名度进行了虚假广告宣传。
参会内容
会议现场约二十至三十人出席。“讲师”随后展开对短视频对企业及商家潜在益处的讲解,内容极具吸引力。紧接着,活动推出了“城市服务商”招募活动。这一举动暴露了骗子精心策划的诈骗环节。骗子首先以看似诱人的前景吸引参与者,随后逐步引导他们步入陷阱。
王女士提及往事,据“讲师”所述,该项目系与抖音官方达成合作。作为“城市服务商”,可享受多方面益处,包括接受“总部”培训、在抖音推广自身企业、协助商家入驻以及额外收益。此类言辞常令对内情缺乏了解的人误入歧途。
签协议发现异常
王女士成为“区级服务商”,并在现场签署了“全民探店短视频智库系统服务合作协议”,随后被要求支付3.96万元。她随即交付了1万元作为定金。然而,她随后发现,合同的签署方并非抖音,而是贵州共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一发现引起了她的警惕,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骗局。
观察发现,众多所谓合作协议背后隐藏着诸多疑点。部分企业通过欺骗手段,诱使合作方签订不利条款,且在事前并未对合作的真实内容进行清晰说明。
向抖音求证
2022年11月21日,赵先生向抖音官方发送邮件进行核实。11月23日,抖音官方回应称,与贵州共创并无官方合作,且未授权该公司代表抖音进行商业活动,亦未举办任何招募活动。这一回应明确指出贵州共创涉嫌进行虚假宣传,同时证实了王女士受到了误导。
正规企业能够明确区分外界以公司名义进行的假冒行为,并且类似抖音这样的企业会主动对外的求证进行响应,以防止更多消费者遭受损害。
维权及公司现状
王女士在察觉受骗后,与贵州共创的员工取得联系,寻求退款事宜。至2023年12月20日,贵州共创的员工仅同意退还3000元,此方案遭到王女士的拒绝。同年5月28日,南明区法院对此案作出裁决。同时,赵先生亦向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贵州共创提出了投诉。
10月12日,南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双子塔分局回应,该公司已非注册地址营业,联系不上,已被列入异常名录。贵州共创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16日,注册资金为500万元人民币。其法定代表人梁观境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受到高消费限制,同时牵涉多起诉讼。这一情况暴露了部分欺诈企业的恶劣后果。
王女士不幸卷入了这场骗局。对于这类以大企业名义进行的招商诈骗,我们该如何提升自我防护能力?期待大家踊跃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