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民航招飞辽宁初选沈阳站落幕,180多名考生角逐飞行梦想,新增PAT测试成最大挑战  第1张

2025年民航招飞辽宁初选沈阳站于12月7日至8日举行,作为终站吸引了大批考生。这一现象反映出民航招飞领域的热度,其中不乏引人注目的亮点值得人们关注。

招飞初选进程

自11月16日起,辽宁启动了招飞初选工作,覆盖全省14个城市,共有1500余人参与报名。沈阳站的规模颇大,进行了四场初选,耗时两天。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展现了组织工作的周密性和规划性。各站点承载着考生的梦想,标志着他们迈向民航飞行职业生涯的起点。

各站点正按预定计划稳步推进工作。其中,沈阳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终站,它汇集了前期各站点所累积的热情与期待。众多考生在此地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

沈阳站第一场初选

沈阳站的首场初选吸引了180余名参与者,其中多数来自三区的高中。这些考生背后承载着各自的学业成就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沈阳晚报的记者全程记录了这一过程,使得该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此次初选的参与范围较为集中,吸引了众多渴望投身飞行学员工作的学生在此展开竞争。这一规模和参与者的地域分布情况,不仅揭示了这些区域对民航飞行职业的了解程度,还映射出当地学生的职业规划倾向。

初选流程及项目淘汰情况

初选阶段包括了综合面试等多个环节。特别增设的飞行员职业能力测试(PAT)淘汰率较高,某些城市的通过率甚至只有50%。相比之下,沈阳站的首场PAT通过率高达65%。这一对比揭示了不同地区考生能力水平的明显差距。

英语测试等选拔流程中同样存在淘汰机制,这一环节严格的筛选程序有助于挑选出真正适合飞行训练的学员。被淘汰的考生可视为一种成长过程,而成功通过的考生则展示了他们具备所需的能力。

报考者及部分考生感言

近年来报考人数显著增加,2024年的录取分数线变动充分反映了这一趋势。例如,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学生也加入了报考行列。吴佳豪抱着拓宽视野的目的报考,对PAT测试题目留下了深刻印象。赵海洋受到表哥的影响,预测自己能考到620分,因此选择了相应的院校组合进行报考,这些考生展现了各自不同的报考动机。

他们的表述显现了众多考生对飞行员这一职业的看法各异,既包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又受到他人观点的推动,对有意向报考的考生具有启发价值。

初选淘汰中的身体原因

当天,部分考生未能通过外科筛选,主要原因是身高未达1.68米、体重超标以及脊柱侧弯等问题。这一现象凸显了民航招飞对考生身体素质的高标准,同时也让考生们认识到了这些标准对他们自身可能带来的限制。

飞行学员选拔中,身体素质评估至关重要。淘汰案例警示考生在报考前需充分了解和评估个人健康状况,并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后续流程安排

国航于12月中旬组织面试,南航则在12月下旬进行面试。明年1月中旬,三家航空招飞单位将进行上站体检。2025年,南航计划招收30名飞行员,国航10名,中飞院30名。这些信息使考生对未来的时间节点和招生名额有了明确了解。

考生得以合理分配时间,同时清晰设定目标,为名额竞争做好全面准备。

关于民航招飞选拔,是应更看重学业表现还是体能条件?如有见解,不妨留言、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