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需求持续攀升,机场改扩建项目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的综合交通中心停车楼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这一进展令人振奋。此举标志着整个改扩建工程正稳步推进。
项目概况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的停车楼工程采用框架式设计。该建筑高11.4米,总占地面积约为129981平方米。在布局上,项目包括P1、P2、P3、P4四座停车楼,它们以成对的形式位于综合交通中心的东西两侧。施工工作于2023年10月20日正式启动。该项目的规模宏大,对机场整体运营能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停车楼在设计上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其间的连廊和综合交通中心经过精心规划,紧密相连。这种设计在投入使用后,显著提升了车辆通行速度,极大地方便了旅客的停车与换乘。
车位数量
出行旅客关注停车便利性,该停车楼对此进行了全面考量,共配备了3215个停车位。P1、P2、P3停车楼均为地上三层,而P4停车楼则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相结合。通过精心布局和结构设计,有效满足了旅客的停车需求,无论本地旅客自驾或外地旅客租车自驾游,停车变得轻松便捷。
面临挑战
施工过程并非总是一路畅通。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遭遇了诸多挑战。工期紧迫,现场空间有限,施工流程交织繁杂。此外,联合体的设计方案存在错误、遗漏、冲突和缺失等问题。若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显著影响工程进展与品质。
例如,空间受限影响了材料存放区域,且繁琐的工序可能减缓施工进度。尽管如此,项目组并未因这些挑战而退缩。
应对措施
在面临一系列挑战的情况下,山西建投建工集团第五工程公司的项目团队提出了众多解决方案。他们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科技创新,对资源进行了高效整合。比如,将每座停车楼划分为六个施工区域,实现了多点同时开工,推动了工程进展。
为确保工程稳健进展,项目团队持续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他们确立了科学的施工安排,能够依据现场状况灵活调整,以此保障各项作业高效且有序地进行。此举充分展现了团队应对变化的敏捷性。
封顶之路
项目主体结构封顶这一关键阶段,团队精心筹备,细致规划。在时间管理上,采用倒推法确定各阶段任务完成时限。通过图表化方式,将任务与目标一一列出,便于监督与执行。
团队聚焦于一、二级关键目标。经过超过400个日夜的持续努力,辛勤付出换来了成果,全面封顶目标得以提前达成,这一成就充分展现了项目团队的实力与不懈追求。
绿色理念
项目建设过程中,绿色理念得到了贯彻。项目组积极寻求机场在能源、建筑和设施方面的全面低碳化革新路径。这种主动精神值得赞扬,他们的愿景是引领全国首个区域性枢纽和省会城市的“零碳机场”建设。
项目已顺利通过中施企协的“三星级”绿色建造水平评价验收。这一成就充分彰显了项目在绿色低碳理念实践方面的显著成果。此举对于推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实现全面绿色低碳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我们不禁思考,待该停车楼项目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后,是否将促使更多机场项目朝绿色低碳的方向演进?期待读者踊跃发表意见,同时点赞转发本文,以便更多人掌握相关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