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遭遇游客违规行为,此类行为违背了入园规定。这些行为不仅对熊猫构成潜在威胁,还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深切忧虑。

游客吐口水行为频发

2024年9月5日,杨某某在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参观时,于安保人员疏忽之际向大熊猫室外活动场吐口水。不到三天后,9月8日,张某某亦复此行为。进入10月,此类行为如瘟疫般蔓延,64岁的严某某、61岁的杨某某、64岁的樊某某、62岁的文某某均现此不雅举动。这些游客的行为反映出对大熊猫生活环境的轻视,他们可能未意识到此举可能传播疾病,对大熊猫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这些游客明显缺乏应有的道德修养,未能体现出对国宝应有的尊重。

基地对吐口水这一既不卫生又失德的行为采取了行动。张某某、严某某、杨某某、樊某某、文某某的行为涉嫌违反了入园参观规定,并可能对大熊猫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基地决定永久禁止他们重返参观。此举措彰显了基地在确保大熊猫安全及维护游览秩序方面的坚定立场。

无人机违规放飞事件

2024年10月31日,67岁的王某某于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室外活动场地放飞无人机。保安人员迅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成功截获无人机。类似事件再次发生,11月4日,69岁的薛某某亦在基地内进行无人机放飞。无人机可能干扰大熊猫的正常生活,导致其受到惊吓或身体伤害。此外,此行为明显违反了入园参观的相关规定。

基地对无人机违规放飞事件态度坚决,王某某与薛某某因违反参观规定受到处罚。基地采取严厉措施,即终身禁止二人重返园区,以此向游客发出警示,避免类似违规行为发生,确保大熊猫栖息地安全。

违规行为背后的思考

部分游客未能展现出对动物保护的认知。位于卧龙的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是熊猫的栖息地,然而,一些游客却对它们造成了伤害。这些游客或许是出于一时冲动,或许是有意为之,但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熊猫的易受伤害性以及保护它们的重要性。同时,基地的管理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尽管安保人员已采取行动,但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违规事件,或许在管理流程、入口提示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在基地日常管理中,需强化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具体措施包括:在入园入口增设显眼的指示牌,明确指出哪些行为对大熊猫造成伤害,并标明相应的处罚措施。此外,在游览过程中,应穿插播放有关保护大熊猫重要性的广播,持续对游客进行行为规范提醒。

被忽视的入园规定

游客在室外活动场向大熊猫吐口水或放飞无人机,明显未遵守入园规定。基地制定了参观规则,旨在确保大熊猫生活环境的舒适及游客的安全。这些规则并非仅是形式上的,而是基于实际需要而设立。

游客频繁违规,无论在购票还是入园时,即便园区工作人员已详细讲解相关规定,游客们并未认真听取。可能是工作人员未能清晰传达规定,亦或是游客自身未予重视,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违规行为。基地亟需深入探讨,如何确保入园规定真正深入人心。

大熊猫保护刻不容缓

大熊猫,我国国宝,全球珍稀,其重要性无需多言。数量有限,繁殖不易,亟需我们共同呵护。这些生物外表可爱,憨态可掬,常吸引人们的目光。然而,它们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

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向游客开放,旨在让公众近距离观赏大熊猫,增强对其可爱特性的感知,并提高对熊猫保护的重视。尽管如此,部分游客的行为对熊猫保护构成挑战,给相关工作带来了不便。

保护基地的未来展望

基地方期望提升管理水平,构建更为健全的监管机制,以防止类似事件重演。针对入园管理,需强化游客身份的核实工作,尤其是对那些有过多次违规行为的游客信息进行严格监控,避免其再次混入园区。同时,在园区内巡逻方面,应加大力度,扩充安保人员,确保园区的每个角落都受到严密监控。

游客需充分了解并自觉遵循园区行为准则。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旨在在保护大熊猫的过程中,为游客打造一个井然有序、文明和谐的游览空间。请问,针对基地未来在大熊猫保护方面,您有何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