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县罗汉果产业链发展成效显著,对区域经济具有显著参考价值。该成就于12月5日的广西全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场会上受到特别关注。
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
永福县享有“罗汉果之乡”的美誉,近期积极推动罗汉果特色产业的发展。该产业全产业链的年产值已超过100亿元,这一巨大产值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著。在罗汉果产业的带动下,主产区居民的人均收入增至1.5万元以上,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当地民众在罗汉果产业中所获得的实际收益。得益于罗汉果产业的支持,永福县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由此可知,若特色产业得到精心培育,其对地方经济的推动和居民收入的提升潜力不容小觑。
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罗汉果产业链的推动下,该地区GDP表现突出。今年前三个季度,永福县GDP达到了87.56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在桂林市居首。这一增速揭示了罗汉果产业在永福的核心作用,它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推动区域经济高品质增长的质变因素。此现象为其他类似县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证实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并加以壮大,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多项发展成果涌现
永福县在罗汉果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首先,其创新模式被列入国家第二批农业生产的“三品一标”示范案例,且广西独此一家。这一成就得益于永福县每年投入6000多万元支持罗汉果产业,同时设立罗汉果协会和发展服务中心,全方位保障人力、财力和物力,确保产业按既定标准稳健前行。其次,通过创新实施“罗汉果价格保险+订单农业”机制,改变了传统农业的风险管理方式,为罗汉果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固的支持。
科技助力产业升级
永福县与超过十家科研院校紧密协作,在罗汉果科技研发领域投入大量精力。比如,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品种“龙江1号”,其亩产可达一万五千个果实。同时,已建立脱毒种苗繁殖基地,每年供应的优质脱毒种苗数量超过五千万株。截至2024年,全县罗汉果种植面积扩大至十三万一千五百亩,预计产量将接近十五亿个,产品优质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并促进了周边省市超过五十万亩的种植面积增长。这些显著成果得益于科技力量的持续注入,凸显了科技在农业产业升级中的核心地位。
加工带动高附加值
永福县在罗汉果的加工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该县吸引了超过20家罗汉果加工企业,并促使这些企业进一步深化加工技术。县内重点推进了“甜苷提取”等消费产品的技术研发,同时与可口可乐等国际知名食品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货联系。目前,永福县共有166家罗汉果加工企业(包括专业合作社),拥有160多项专利。全球约70%的罗汉果在此地加工和销售,其生产的120多种产品已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显著提高了罗汉果产品的附加值,使这一传统农产品成功登上了国际市场并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多业态融合大发展
永福县致力于罗汉果产业的多方面融合发展。该县投资27.6亿元建设罗汉果特色小镇,整合了产品街、文化展馆及加工区等资源,并扩展至周边地区,构建了星级田园综合体和示范带,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此外,在电商领域,永福县与淘宝、京东等知名平台紧密合作,扶持电商企业40多家,网店600多家,2023年电商销售额达到15亿元。永福县在罗汉果产业中不断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为国内其他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永福县罗汉果产业有望持续发展,力争成为全球最大的优质罗汉果产业集聚区。对于特色产业的多元化融合,有何高见?敬请留言、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