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乐山市市中区剑峰镇的岷东区域水资源调配项目备受关注。据项目方透露,预计本月底将实现从提灌站至水厂的供水任务。目前,施工现场正繁忙进行,这一进展将对当地水资源供应产生显著影响。
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乐山市市中区剑峰镇的岷东片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水厂项目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现场有上百名工人正在紧张作业,他们从事着总体施工、装饰装修和内部设施安装等工作。自10月底以来,项目的人力与设备持续增加,日均加班人数超过200人。项目业主方总工程师冯忠文对此进行了介绍。这一情况充分体现了各方对该项目的重视,大家正齐心协力确保项目早日完成。工人们各自坚守岗位,辛勤劳作,他们深知该项目对当地的重要影响。
抢工现象在当前建设项目中屡见不鲜,其原因是项目越早完成,越能尽早发挥效益。这种现象促进了当地资源的合理分配。
项目建成意义重大
岷东片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完工后,将对区域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工程将确保市中区岷东片区的近500平方公里,即约占总面积55%的区域,满足12.16万居民及养殖、园区用水需求。这将增强该地区水源保障、供水输送和抗旱能力。此举对市中区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具有稳固作用,提升了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过去该地区用水保障不充分,居民生活受到影响,而此项目如同带来希望的种子。
该项目的益处广泛,对地区全面进步至关重要,未来该地区有望因水资源充足而实现更佳发展。
市中区缺水原因分析
吴涛,乐山市市中区水务局的总工程师,阐述了该区水资源短缺的困境。市中区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均衡。汛期5月至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量的70%至80%,但多以洪水形式排放,而其他月份的降水量仅占20%至30%,导致用水与降水不匹配。岷东片区作为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以及水产养殖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仅为900毫米,极端天气下,年降雨量甚至不足700毫米。该地区的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不足全省、市平均水平的50%,在这样的水资源匮乏条件下,岷东片区的发展速度与岷西片区相比有所滞后。
该区域的生产生活长期面临水资源利用的困境,导致众多发展项目受到制约。
项目对岷东片区振兴意义
岷东片区的水资源配置工程对区域振兴至关重要。该工程是乐山市市中区引水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并在构建水资源安全体系方面扮演着战略性角色。此外,它还是市中区的一号重点民生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岷东片区打造产业生态圈,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项目对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是岷东片区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步伐。
岷东片区一直希冀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而该项目宛如一把开启进步之门的钥匙。
供水工程运行路径
该项目的供水线路明确。水源来自岷江,经提灌站提升后输送到剑峰新建水厂。处理达标后,水将输送至剑峰、土主等8个镇(街道)及岷东片区。提灌站年取水量约为3000万立方米。新建的连通渠(管)用于牛心寺水库、健丰水库、高中水库的蓄水调节,并引水至剑峰河、泥溪河、磨池河等,实现岷东片区四库五河水系互通。同时,新建的规模化自来水厂促进了城乡供水一体化。
该方案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广泛与合理分配,确保区域内各个区域均能获得充足的供水保障。
工程的推进措施
项目为加速完成,实施了高效的推进策略。勘察设计分阶段实施,工程建设分标段推进。现阶段,管网建设、水厂及提灌站土建、设备安装三大标段已完工,标志着第一阶段“通水”目标的实现。同时,第二阶段建设任务(即二期管网)已进入招标阶段。这些举措确保工程按时甚至提前竣工,并有助于有序推进规划中的建设。
这种分阶段分标段的做法也能让不同任务同时推进,提高效率。
人们对于岷东片区水资源调配项目对市中区未来发展的潜在效应有何看法?欢迎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